覃芩垂下眸子,低聲說道,“我家裡條件不好,母親歲數大了,弟弟還不成年……我想把衣服賣了,讓家裡不至於斷頓。”
可不是嘛,她要是再不想辦法,家裡真要斷頓了。
王永民心底微微一動,哪個姑娘不愛漂亮衣裳,能被逼到賣衣服換錢的份兒上,應該是遇到難處了。
他拿著衣服仔細檢查一番,吊牌還在,不影響出售,而且小姑娘也讓了三塊錢,能說會道的,讓人很難拒絕。
衣服已經出手,覃芩拿了王永民給的二十五塊錢,走出商店。
這兩年,上頭已經開始提出鼓勵個體經營,但他們這個小地方比較保守,思想也落後,還沒人敢明著做生意。
但八零年可是發家致富的黃金時代,處處是商機。
錢雖然不多,她可以考慮做點小生意。
手裡有了錢,覃芩轉頭去了附近最大的國營飯店,想看看有人要魚不……她可以學著覃玉強,換點東西。
這年月,一個是物流不方便,二來人們手頭不寬裕,所以很多時候以物換物比用錢買更靠譜。
比如村裡的人就很少花錢買東西,而是用麥子、玉米換饅頭、換燒餅、換西瓜……無非是用自己手裡有的換點別人有的。
以物換物,也是生意經啊,她在家的時候怎麼沒琢磨過來?
覃家村旁邊有水庫,然而人們吃魚的水平卻不怎麼高,所以魚在覃家村人手裡不屬於稀缺資源,覃玉強兩條大魚也不過換點散酒或者花生米。
他們不稀罕,不代表別人不稀罕啊。
“師傅,您這裡要魚嗎?剛從水庫摸到的活魚,一條怎麼也有五六斤。”覃芩用手比劃著,“這麼大的活魚,可不好買,您拿了招待貴客用,多好!”
師傅將讚許的目光看著覃芩,“你這姑娘真會說話!不過,我可沒空去鄉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