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問道急忙躬身行禮,“商大人過譽了,小子愧不敢當!”
商榮是誰呀?太宰之身,主動讓賢,被帝乙強行挽留,終以卿大夫身份輔佐新王。可以說,這朝堂之內,他的話甚至比太宰比干還管用。而且,商榮還是有名的賢相,李問道對他自然敬重有加。
商榮也回了李問道到一禮,便退了回去,不再說話,畢竟不再是太宰了,有些話,就不該他說了。
“問道說的精彩,老夫也很是欣賞,只是你說到前往淮夷探查,此事非同小可,不知你可有合適的人選?或者,大家有人合適的人選推薦?”
比干說完,看了看李問道,又看了看眾人。眾人一起看向李問道,這可不是出使淮夷,這是前去當探子,好不好就丟了性命,別說一干文臣了,就連武將也沒人敢吱聲,也難怪啊,打仗可以,當探子,不會呀,得,你李問道說的,你自己想辦法吧。
李問道安安靜靜又胸有城府地等了半天,也沒人吱聲,又看到一干大臣們都在盯著他看,就連子受都身長脖子看著他。
“大王,如果實在沒人去,臣願意前往。”
“不行,大,李大夫太危險了,孤不同意。”
子受本以為李問道會給出個人選,畢竟他昨天就對自己說過,想來大哥經過一夜思考,定能想出合適人選,沒想到他把自己給報了出來。那哪行,子受可是真捨不得讓李問道去,蠻夷之地,不服中原教化,太危險了。
“問道啊,偵查諜探乃是軍中之事,你乃文官,這種事還是該選個軍中之人方位妥當。”
太宰比干也沒想到李問道竟然自己要去,雖然聽說李問道有些本領,但他畢竟沒有親眼所見。他一直很欣賞李問道,甚至有些想把他培養成接班人的想法,所以,比干也不願意讓李問道去冒這個險。
“臣謝大王和太宰大人關心,請大王和太宰放心,臣既然能提出探查之計,自然是早將危險考慮過了,再說了,臣蒙先王和大王信任,至此朝廷需要之時,豈可因危險而放棄為人臣子的職責?臣如此年輕便已為上大夫,自然就該為大王分憂,也恰是因為臣比諸位大人年輕,這腿腳都要靈便些,萬一遇到危險,臣總能跑得快些。”
“可是,大,李大夫,孤實在是擔心啊。”
“大王,太窄,請相信我!”
說罷,李問道衝著子受和比干各深鞠了躬。
“這?”
子受有些傻眼了,李問道很有本事,這點,子受深有體會,他就是單純地捨不得。他有些無可奈何地看著比干,希望比干再勸勸李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