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迎親,一朝嫁娶。
宋文君生在一個封建的時代,她的婚姻並不是由她自己選擇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三言兩語,僅見一面。
她的一生就這樣被託付給了一個叫張志輝的男人。
洞房花燭夜那一天,宋文君也以為自己遇到的是良人。
那個模樣英俊的男人牽起她的手,一面替她擋酒,一面也口若懸河,跟來賀親的親戚好友侃侃而談。
她覺得他是個很體面的男人,也是個有本事的男人。
只是,游龍潛水,尚待良機。
張家在當地是一門大戶,家裡有房有地,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張志輝還是獨子。
相比起來倒是宋文君比較平庸。
她是家裡唯一一個女兒,所以她也沒有辦法接受很好的教育。
但是宋文君的父親是個讀書人,因此也教的自己的女兒知書達理,性情溫柔。
宋文君從小就能吃苦,也肯體諒,非常孝順父母,也能照顧家裡家外。
所以張家人那時候雖然嫌棄她們家的門第,卻因他們的兒子年齡拖大了,所以最終還是應允了這門親事。
低娶高嫁,宋文君過門之後面對張家那些親戚日子過得有多心酸,那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張志輝有過很體貼的時候,可自從他跟狐朋狗友鬼混到了一起,再加上沾了賭...
他在家人眼裡就一天天的變得面目可憎起來了。
宋文君的父親在她結婚後沒幾年就過世了,她的母親也在一兩年後跟著病死了。
從此,在無數個家暴的夜裡陪伴著宋文君的就只剩下這一隻飽含父親惦念的一隻鐲子。
宋文君時常會在夜裡將它拿出來看,看著看著就有眼淚滴落下來,然後又被她快速擦去。
賣掉鐲子,她是為了兒子的學費和家裡的生活費。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支撐著宋文君的信念就只剩下了兒子宋天恩。
當宋天恩把鐲子輕輕放在母親手心裡,然後蹲在她的跟前仰面看著她時...
(本章未完,請翻頁)
她壓抑了許多年的情感終於是崩潰決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