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79章 知識爆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9章 知識爆發 (1 / 2)

上一章我們說論述了定投賣出策略和資產配置的賣出策略不同,定投的賣出策略業內一般按年化20%收益率止盈,但資產配置就是要等資產高估了才賣,那麼肯定有小夥伴會問,如果是這樣那我定投的東西可能還沒有到高估區,就已經盈利20%了,這時候我究竟是賣還是不賣?

會問這樣的問題很正常,但這樣就說明大家還是沒搞清楚究竟什麼是定投,什麼是資產配置。

一般意義上定投就是一直一直投,不到20%就無腦扔錢進去,也不看點位,無論價格高低扔進去就對了,勻速扔,只不過是聰明的定投者儘量在左側開始扔,一直扔到價格開始上漲為止,這就是買跌不買漲。

注意,我說的前提是聰明的定投者。

市場上的大多數定投者都不聰明,要求他們擇時幾乎不可能,他們也根本判斷不出究竟哪裡是高估哪裡是低估,所以請記住,20%定投止盈這個策略適合啥都不懂的投資小白,只要他們奉行定投止盈不止損,這個策略可以保證他們不管多白痴都能賺到錢。

那麼如果大家認為自己是聰明的定投者,知道從左側開始,越跌越買,嚴格止盈,其實你們的策略跟資產配置裡左側投資的價值投資者已經很像了,你們的操作像定投,又像主動型的擇時建倉,這種建倉方式要求你們對於公司價值和市場情緒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

不過雖然兩者的操作比較像,也不完全一樣。

主動型的擇時建倉往往比較快,3個月或者半年之內就已經完成建倉,然後耐心等待,很多主動型基金的基金經理都是這個建倉速度,但是左側定投可能要投很久,12至24個月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我們2018年投資創業板,基本就是這個定投時間。

換句話說,資產配置裡說的主動型擇時建倉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調整快慢,只要把一個低估區的平均值買出來就行了,甚至可以隨意只要低估就買,高估才賣,只要平均成本價合理,倉位建好了放著不動就行,不需要不停往裡扔錢。

左側定投一般是要一直一直繼續的,倉位會越來越重,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高位一定要止盈退出,不然把投資玩成了贏小輸大的遊戲了。

綜上所述:

1、如果你認為你是投資小白,那你就乖乖選定投止盈策略,定投一年之內如果收益率達到20%直接退出,第二年就是1.2的平方,第三年時1。2的三次方,以此類推,如果到了第五年都沒達到目標收益,那就按業內常用方法:翻倍退出。

如果你們退出的時候價格依舊比較低,通常指的是指數點位比較低,那也嚴格執行退出策略,然後我知道你們會不甘心,還是這個指數,你們可以重新開啟新一輪定投。

有些人會問賣出了又重新投進去,那我還賣幹嘛?有啥不一樣?

當然不一樣,可能我今天的賣出價跟買入價都是一樣的,但是同學們,倉位不一樣!倉位涉及啥?涉及機率,涉及遊戲的贏面,大家回去仔細思考思考!

比如一個指數20點的時候我們買入,合理點位是30點,當指數達到24的時候我們止盈退出,再重新慢慢定投,這樣我們就不怕點位來到24點的時候滿倉運轉,導致賺小賠大,如果你們認為這遊戲不是賺小賠大,是基於指數到了24點就不會回落,一直一直漲,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24點出現後又重新掉回20呢?

兄弟姐妹們,指數20漲到24上漲幅度為20%,但是指數從24跌到20,下跌幅度是16.67%,好像跌得沒漲得多,但是如果你們24的時候倉位大,20的時候倉位小,那可就不一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