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雪視角> 第68章 好人壞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章 好人壞人 (1 / 2)

4、凱恩斯的案例啟示。

我們前文提過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他也是一位集中投資者。

凱恩斯的持倉甚至比巴菲特還要集中,他的大資金都投在了兩三家企業上,對此凱恩斯自己的解釋是:“一個人如果將投資分散於自己不甚瞭解的企業上,或毫無根據的盲目自信上,並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控制風險,這種認識絕對是錯誤的。一個人的知識與經驗都是有限的,在特定的期間裡,我個人認為我只能對兩三家企業具有充分的自信與把握。”

這大爺真的很誠實,他意思就是他就只看得懂幾家公司,其他的他不瞭解也看不懂,看不懂就沒自信沒把握,沒把握的事情他就不參與。

凱恩斯的投資邏輯是:

(1)投資於經過認真挑選的物件,它們相對於真實和潛在的內在價值具有價格上的折扣,相對於同期的替代投資也具有更優的價效比。

(2)堅定地持有選定之後的組合,風雨同舟,或許數年,直至它們的潛力釋放,或有證據表明當初是

(3)保持投資組合平衡性。儘管集中投資個股會隱含一系列風險,但不同的個股之間會做風險的對沖。

上面這句話說得直白點可以總結為:認真選擇、重視價效比、長期持有以及風險對沖。

關於集中投資方式的“風險對沖”上雪要多提一下,如果我們去研究一些頭部公募基金經理的持倉,我們會發現但凡是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他們的前十大重倉股一般不會來自同一行業(指數基金和行業主題基金除外)。

正是因為集中投資的波動會比較大,所以如果大家心態上扛不住這樣的過山車,可以有意識的將重倉股分佈於不同的行業,這樣做的優點很明顯,平滑波動,旱澇保收。

雖然大部分的基金經理跑不贏指數,但也有少部分是真正的大神,只不過這些大神自己的投資組合並不是你們看到的他們公募基金裡的持倉,他們有更高階的玩法,只不過這種高階的玩法他們不帶著我們玩。

為啥?

不是人家吝嗇,而是我們水平不行,帶也帶不動。

大家可以看到,不是每個行業的優秀公司賺錢能力都相同,一旦橫向比較,誰出色誰平庸一看就看得出來出來,有些行業裡NO.1的公司還比不上另一個行業裡NO.8的公司能賺錢。

如果說持有優秀公司可以在長期帶來更高的回報,儘管這些公司都來自於同一個行業,中途波動幅度大,基金經理中的高手也是願意承擔這樣的高波動的。

但現實情況是,國內公募和私募基金裡的大部分資金不是基金經理自己的錢,而是基民的錢,如果這些基金又不是封閉式基金,那麼基金盤子的大小完全根據基民的認知和情緒而定。

很不幸,大多數基民都不可能達到集中投資要求的那種高認知和好心態,所以他們喜歡大進大出,進來的快,跑的也是賊快,這就導致這些非封閉式基金的倉位要為基民服務,波動一旦超過基民心理承受能力,他們就會跑掉,以至於高波動之後的高收益跟他們沒什麼關係,而且幾乎是每一次都沒什麼關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