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26歲的時候就透過投資和其他工作的收益擁有了17.4萬美金,但他的年開銷只有1.2萬,所以他覺得,他如果能保持穩定的投資回報的話就可以退休了。
他預計自己在35歲時肯定會有10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800至1000萬美元,他的這個演算法有些保守,事實上巴菲特當時每年的財富增長率為61%。
巴菲特從紐約回到奧馬哈開始自己的事業後,就開始像各種親朋好友籌錢,他的老師格雷厄姆還把自己的客戶介紹給巴菲特,就這麼東拼西湊,巴菲特湊齊了50萬美元。
當時的巴菲特跟現在一樣,都喜歡那種透過股票分紅就能收回所有本金的公司,投資收益率也一直很不錯,可以說錢在他的手上總是能變成更多的錢。
所以這個階段巴菲特其實非常吝嗇,他的妻子蘇珊都生第三個孩子了,想要個大一點房子,然後裝修,巴菲特都不太願意。
不過巴菲特還是很愛蘇珊的,所以忍痛花了31500美金買了一套法納姆街道上最大的房子,他把這個房子命名為“巴菲特的蠢事”。
在巴菲特眼裡這棟房子太貴了,根本不是31500美金那麼少,而是100萬美金。
因為在巴菲特看來,31500美金如果給他取投資,12年後就是100萬美金。
蘇珊不僅買了大房子,還花了15000美金裝修,這個裝修價格差不多是房子價格的一半了,就相當於我們拿100萬買房子,裝修花了50萬。
巴菲特知道後肺都要氣炸了,不過他沒敢對妻子發火,只是看到賬單後做了一個悲傷的表情,差不多是心如死灰,因為花15000美金裝修在巴菲特看來太蠢了,蠢到跟花30萬美金去理髮店剪頭一樣。
很明顯,巴菲特又把複利算進去了。
巴菲特如果沒有蘇珊,沒有孩子,大概就會跟上雪的《經城之雁子谷》裡的男主角蕭傑一樣,永遠不買房子,永遠租房生活。
蕭傑是個很厲害的投資人,錢在他的手上每年都可以變出更多的錢,而且漲幅還遠遠超過當今房價的漲幅,這就是為什麼上雪認識的一些也內非常牛逼的投資人,2019年以後在北上廣深都是租著房子住。
在他們看來,幾千萬買一套房子簡直就是侮辱了金錢存在的意義,按房子目前的平均退出期五年計算,幾千萬在他們手上透過投資別的風險資產獲得的回報肯定遠遠超過房價上漲的回報。
國家經濟格局每年都在不斷變化,一個增值方式在過去有效,不代表未來還會一直有效,就好比2019至2020年醫藥消費漲幅很大,業績也不錯,但不代表2022年經濟復甦週期來了之後這兩個行業還會跟之前一樣狂漲。
賺錢,不管賺什麼錢,都不能形成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一旦形成,會很被動,因為如果路徑沒有了,我們就跟無頭蒼蠅一樣不知道往哪裡飛。
——————————————
想要跟上雪以及上雪的其他讀者做好朋友的可以加一下群,因為上雪書太多了,加的時候註明是《雪視角》的讀者,群號見本書簡介,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實踐。
後續論點見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僅用於案例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