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也沒什麼影響。
她父母為了能給她找個好老公,於是就把積蓄拿出來,打算再賣一套老房子,然後全款換套大房子。
自身有了一定條件,才能找到更優質的男朋友。
這邏輯自然沒毛病。
小房子換大房子的決定,更沒問題。
但問題就出在了‘全款’上面。
一套房子300多萬,分成兩筆來支付。
第一筆錢100萬當場付掉,另一筆可以拖半年再支付。
考慮到房子換了也不馬上住。
而且
新房子也不可能拿去租掉,空著也是空著。
於是,家裡就商量著把剩下200多萬,先買個保本的理財,吃半年利息。
這個決定,還是沒問題!
但問題就偏偏出在了父母的貪心上面。
祁清父母聽信了銀行推銷員‘買基金比理財更划算’的言論,心動了。
但當時祁父還是有著一些不安。
畢竟是買房錢。
於是還特意諮詢了。
結果銀行工作人員就忽悠他:“這基金啊,風險跟理財一樣的,都是中等風險,你理財也有這麼大的風險。”
然後銀行的業務員還說了:“基金特別穩,每天漲幅都是百分之零點幾,哪怕虧也虧不了多少。”
最後,業務員還拿出基金報表給祁清的父親看。
“你看,我們這基金第一年翻了倍,第二年漲了50%,第三年漲了30%,如果按最初本金算,是不是每年超100%收益了?”
“去年形式那麼差,你隨便上網搜搜就知道,開年跌了百分之三十,虧什麼樣了,可一個月後就直接賺回來了,中間漲漲跌跌,最後一年總收益也達到了8%。”
“雖然沒前幾年那麼好,但8%的總收益,也比理財3個點,好太多了吧!”
“咱這基金,只要眼光放長遠,就從來沒虧過,買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