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裡翁有些不明所以。
第七窮奇喘著粗氣,好似強壓怒火,狠狠道:“不語者,儒家體系的唯一分支,也是他們不願承認的一脈,甚至於六百年前以亞聖之力企圖消滅這一脈。”
“原來是他們。”裡翁恍然。
儒家與武夫一樣,分支體系都僅有一脈,與道門的分支體系不同,儒家十分不願承認不語這一脈。
歸根究底還是不語一脈的創立者會錯了意。
儒家第四品為言出法隨,不可強加於活物,不可作用於天地,當然若是實力達到三品上,還是能夠涉足天地之威。
而不語者四品之前與儒家無疑。
但到達四品後與言出法隨相似卻有些不同的品級,一語成讖。
相比於儒家的可控性,不語的不可控對當時的大秦造成不小影響,甚至讓儒家聲名一落千丈。
原本這般也不至於令儒家起殺心,動手清理門戶的念頭。
但偏偏不語一脈的開創者與儒家後續的理念背道而馳,儒家理念為以君子立於天地,且德行配位,論跡不論心,論心無聖人。
不語一脈的理念更多的是唯心論。
若是安末知道這個體系後,可能想到的更多是現代的大多數佛教,也是以唯心論為主。
概不以行為論天下,卻以心緒觀世間。
這樣很不好。
不行走世間不知人間疾苦,卻以心思感念世人,有什麼用呢?世人從不在乎你那點善心,世人在乎的是他們是否吃飽穿暖,無痛苦。
以大道理講天下,善心雖有卻無善行。
而儒家只要修行者,無一不是鎮守邊疆十年,以功勳換取換取糧錢用以救濟災民後方得晉升。
這便是儒家存身立本立命之道。
……
安末感覺到腦海震動。
但這次並不是仙緣殿釋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