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景在長安各個地方不斷上演,錦衣衛和勾欄的情報組織原本就到手了不少證據,只是一直沒能動手,這才隱忍不發,等到今日顧懷的命令一下來,過千人且完全恢復職權的錦衣衛直接表現出了驚人的行動力。
曾經去往涼州賑災的官員幾乎被一網打盡,押送昭獄,這還不算,他們的家屬下人,錦衣衛也是一個都沒放過,在涼州已經對這一套駕輕就熟的錦衣衛做起來那叫一個乾淨利落,看的整個長安的百姓們目瞪口呆。
回到片刻之前,下了朝的顧懷,直接持著司禮監加蓋了印信的加貼,風風火火的趕往了刑部,直趨刑部侍郎的公署廳,就要加蓋“僉籤”。
因為錦衣衛的特殊性質,所以辦的事都算是皇差,既然是皇差,就需要架貼,而架貼則需要刑部加蓋“僉籤”才有法律效力,在大魏建立之初,錦衣衛哪怕是再權勢滔天,這條規矩也是不敢違背的,只是這一百年來被削的太狠,才導致這條規矩名存實亡。
很碰巧的,刑部侍郎荀和宜雖然和顧懷沒什麼私交,但對於顧懷的名字...他卻是有些熟了。
一切還得從他兒子在太白居遇見柳清開始。
不知道荀學林和他老爹說了什麼,總之刑部侍郎對顧懷...算得上畢恭畢敬,看向顧懷的目光除了畏懼好像還有些...敬佩?
看過了司禮監的架貼,刑部侍郎沒有猶豫,也不敢太慢,直接在上面加蓋了“僉籤”。
“僉籤”之後,錦衣衛便掌握了生殺予奪的大權,所辦案件無須刑部、大理寺複審,看著手中薄薄的架貼,顧懷的心徹底鬆了下來,從這一刻起,錦衣衛就算是真正的...復起了。
雖然這種復起只是針對涼州賑災貪腐案,很有可能在此案結束後輩過河拆橋收回去,畢竟盧何當著百官的面做出了那樣的決定。
可那又怎樣?顧懷現在已經習慣了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數,不管之後會怎麼樣,現在的錦衣衛就是長安最猛的辦案部門。
三司沒辦法干涉,內閣沒辦法管,錦衣衛相當於是直接聽命於魏皇,而魏皇又在行宮沒出來,所以錦衣衛就相當於...完全聽命於何洪和顧懷。
何洪不會在這件事上露面做惡人,所以現在的顧懷算是真正掌握了這件大殺器。
可惜權力終究還是來自於何洪和盧何,不能給他們來個背刺,顧懷有些遺憾。
和刑部侍郎聊了兩句,顧懷就不再耽擱,直接趕回了錦衣衛衙門,發號施令。
一隊隊早已編好隊的錦衣衛這才衝上了街頭,這才發生了之後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