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家都是如此。
可以說,畫面中江晚晚一家的淳樸生活,喚醒了他們內心對‘家人’這一詞的思考。
次日。
趙愛國在分配工作的時候,就將收割甘蔗的工作放進了分佈的任務裡。
甘蔗地裡收穫的任務格外艱鉅,卻也格外讓人喜悅。
十畝甘蔗地到底能弄出多少紅糖暫時還不知道,但趙愛國昨晚在吃了江晚晚送去的麥芽糖之後便立刻安了心。
就不說麥芽了,地裡的紅薯盛夏媳婦都能做成紅糖,更何況是她提議出來的甘蔗呢。
紅薯在鄉下可不值錢了。
但甘蔗可是個稀罕玩意。
於是在今個開始,紅旗村生產隊的製糖廠就要真正開始運轉了。
製糖廠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經的公共大食堂,裡面面積雖然不大,但是有灶臺有兩口大鐵鍋,還有一大批的乾草和柴火。
趙愛國沒有把所有人都調過來收割甘蔗,因為怕兩口大鐵鍋忙不過來,怕甘蔗摘下來就不新鮮了。
這會安排的是,食堂吃飯的座位被騰開了,裡面擺了兩個大缸,用來裝甘蔗汁,旁邊有兩個木桶用來把甘蔗汁提進灶臺的鐵鍋裡面熬糖。
至於如何榨汁,江晚晚在甘蔗越長越大的時候就已經和趙愛國商量了,並且手工製作了一臺‘榨汁機’。
原理很簡單,甘蔗受到壓力就會被積壓出汁水,但人工積壓效率慢且很難保證衛生問題。
所以江晚晚才利用之前從廢品收購站帶回來的破銅爛鐵打造了一個簡易的榨汁機,當然裡面的核心材料她做了些手腳,不然可經不住十畝甘蔗地造作。
這臺榨汁機,簡單來說和人力發電機一樣。
江晚晚利用腳踏時產生的壓力,讓人用力的蹬簡易榨汁機上的腳踏帶動渦輪,進行更加方便快捷的甘蔗榨汁。
就和風車帶動水一樣。
這樣就會便捷和衛生,就是有點費力氣和費人。
但鄉下人身上就是不缺力氣!
用力蹬就完事了。
有一說一,這道工序是最搶手的,因為還沒幾個人騎過腳踏車呢。
趙愛國宣傳的時候可是說了,能體驗騎腳踏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