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朱慈烺回到了南京。
朱慈烺回來的時候沒有驚動內閣,直接進入南京城,不過進入南京城之後,他吃驚的發現,南京城內異常的熱鬧,這種熱鬧不僅僅體現在春節的氛圍,也不僅僅是準備參加會試的舉人齊聚南京,而是老百姓和商賈臉上洋溢的笑容,大大小小的茶樓和酒肆生意火爆,很多的說書人傳神的敘述馬欄山之戰,敘述吳橋之戰和景州之戰,到處都在宣揚大明朝廷即將要徹底打敗後金韃子,即將要收復北直隸和京城。
這種發自於內心對皇上和朝廷擁護的態勢,崇禎年間幾乎就沒有出現過。
特別是那些從北方來的舉人,他們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北方遭遇了太多的戰亂,後金韃子入關劫掠,流寇危害地方,官兵不僅不能保護百姓,有些行徑比流寇還要可惡,地方官府亦不會關心百姓的疾苦,任由百姓流離失所,成為四處飄蕩的遊民。
皇上在南京登基不到一年的時間,各地官府的變化非常明顯, 特別是南直隸和江浙等地, 地方官府關心百姓疾苦,魚肉百姓的官吏遭遇懲處,地方的養濟院、惠民藥局真正的發揮作用了,地方官府不再一味的排斥流民, 而是費盡心力予以妥善的安置。
這些看得見的變化, 最好的詮釋了皇上和朝廷以民為本的思想。
當然,各地存在的問題依舊很多, 可只要出現了好的變化, 百姓都能夠看得見,都會感恩戴德, 大加頌揚。
最為顯眼和突出的自然是軍隊的變化, 不過一年多之前,朝廷軍隊軍紀敗壞,劫掠和騷擾百姓的行為比比皆是,以至於百姓深惡痛絕, 皇上登基之後, 軍隊出現明顯的變化, 南直隸、江浙、湖廣等朝廷大軍駐紮的地方, 軍隊紀律嚴明, 絕無騷擾百姓之行為, 偶爾有軍士違背軍紀軍規, 必定遭到嚴厲的懲戒。
至於說吳橋之戰、景州之戰和馬欄山之戰的大勝, 在眾人看來理所當然。
所有的這一切, 在情報司的文書之中,都有詳細的敘述。
對於文書裡面那些歌功頌德的行為, 朱慈烺不感冒,他很清楚, 這只是表面上的繁榮,所有最為重要的改革事宜都沒有完全鋪開, 三個關乎大明王朝根基的改革事宜務必推行,第一是如何利用現有的科舉制度挑選出來能夠辦事的人才, 如何約束各級官吏, 讓他們老老實實為百姓做事情,第二是土地賦稅制度改革,如何將歷史上的一條鞭法與攤丁入畝制度有效銜接起來,以土地多少來徵收農業賦稅, 最大限度的扼制土地兼併的行為,第三是大力推進商貿的發展, 不僅是鼓勵內部商貿的繁榮, 還要竭盡全力往海外拓展,促進商貿的大繁榮大發展,做好了這三件事情,大明王朝的根基才會真正的穩固下來。
這其中以土地賦稅制度改革最為艱難,因為這項改革觸及了天下計程車紳富戶。
沒有能夠徹底打敗八旗軍、滅掉後金朝廷,徹底剿滅張獻忠,推行土地賦稅制度改革以及大力推進商貿發展難以真正的實施, 不過挑選人才和整頓吏治是可以全面鋪開的。
如果沒有絕對的權勢和威望, 沒有真正的掌控軍隊,朱慈烺是不敢做這些事情的, 因為這可能導致他與天下計程車紳富戶為敵。
肩負的重任讓朱慈烺對於頌揚繁華的文書壓根沒有興趣。
朱慈烺剛剛進入文華殿,內閣首輔朱聿鍵,便領著所有內閣大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六部尚書以及左右侍郎前來拜見了。
南直隸和江浙等地得到表面上的大治, 內閣功不可沒,這一點朱慈烺很清楚。
戶部尚書邱祖德臉上的笑容最為燦爛,一千多萬兩黃金白銀進入府庫,他變得財大氣粗,禮部尚書李邦華的神情略微嚴肅,還有十來天時間就要會試了,諸多的準備事宜必須馬上給皇上稟報,吏部尚書高宏圖臉上略微帶著苦澀的神情,陝西巡撫與河南巡撫要求吏部派遣地方主官,可吏部沒有那麼多的官吏派出去。
相比較來說,兵部尚書史可法最為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