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王羽根本連閃躲的機會都沒有,這長矛直接進入了自己的身體。
王羽心中一驚,準備接受死亡的大佬。
被這麼大的長矛貫穿,不死還等什麼。
可是過了一會,王羽發現啥事沒有。
旋即便反應了過來,從原主的記憶中找到了答案。
原來是自己是被子路認可了,認為自己將來可以競爭他那一脈的掌院,故此才發下了這長矛標記。
雖然得了這長矛標記,但是王羽並不激動,因為他已經決定離開儒門了。
最主要的就是現在的儒門掌舵者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太過重視禮數,讓王羽感受到不自然,不自由。
況且王羽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山長一脈的惡意,再待下去不說什麼危險不危險,肯定不會舒服了就是。
所以,王羽並沒有把這個放在心上。
稍微平定了一下心情,王羽踏入了第二道彎的第一個臺階之上。
這第二道彎乃是子貢留下的道理烙印。
子貢,就是端木賜,儒商鼻祖,儒門十哲之一,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善於經商,乃是祖師最為器重的弟子。
剛一踏入,四個大字便迎面撲來。
“何為知行?”
對於子貢,王羽也是有所瞭解的,知道這位先生擅於經商,他原本以為應該是跟商道有關的問題,可是沒想到居然是知行的問題。
王羽開始思考了起來,想起這位先生的經歷以及儒門之中對於這位先生的記載,心中有些瞭然。
子貢是儒門祖師之道的宣傳者和捍衛者,他對祖師最為崇拜,認為祖師的修行境界猶如萬仞高牆,而自己只不過是只有幾尺的土牆而已,完全不能相比之。
所以,他對於祖師的學問研究的最深,越是研究他就越是覺得祖師猶如天人一般,非是凡人可以達到的境界,那麼對於祖師的學問如何踐行呢?
這也許就是他的疑問了。
興許他有答案,但是他想知道更多的解答。
所以,這裡鑲刻的道理烙印非是商道,而是知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