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不管如何操作,各大諸侯國都要領這一個情。
畢竟誰也不想自己的兒子老是被人刺殺。
王羽也想不通周天子這一招的厲害所在,不過這不重要,暫時放在一邊。
現在看戲才重要呢。
熊槐這話說的可是一點都客氣,把那宴仲氣的又不輕。
而且說實話,晏子的後人並不比一國的公子來的差了。
宴中臉色陰沉的看著熊槐:“熊槐是吧,既然學宮之內不允許私鬥,可有膽跟我爭鳴一番,讓我見識一下楚國國君之子的風範。”
熊槐又如何會膽怯,直接應道:“正合吾意,待我弟從爭鳴臺上下來之後,我們便往爭鳴臺上走一遭便是。”
宴仲臉陰欲滴:“不怯戰便好!就讓我看看區區蠻夷有何道理可言。”
熊槐直接一笑,無視了宴仲的譏諷。
好在此時爭鳴臺上那位開始了自己的道理印證。
此時臺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明傳千古的屈原。
熊槐之所以說屈原是他的弟弟,那是因為屈原也是楚國王室之後。
他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故此才稱其為弟弟。
當然這是族弟之稱,並非是親弟弟。
不過兩人關係自幼便好,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至於說為什麼要到稷下學宮藉助學宮的爭鳴臺開竅修煉,主要還是因為順路。
本來屈原就想到稷下學宮這個聖地學習一番,兼之在路上的時候靈感大發,定下了自己的道路,故此也就順便借用一下學宮的爭鳴臺開竅了。
此時在爭鳴臺上的屈原已經調整好了,直接開始了自己的道理印證,引動天地異象。
開口便是天問。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馮翼惟像,何以識之?
明明闇闇,惟時何為?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