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這一帶的城鎮幾乎都是沿海。
無非是離海邊遠近的問題。
濱海城就離海邊很近,出了城,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西海,走個小几裡,就到了海邊。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濱海城很多百姓便依靠出海打漁為生。
不過西海是十分危險的,那些漁船有著特定的捕魚範圍,不能去得太遠,當然,都不用規定,漁夫們也不敢出得太遠。
畢竟多少年來,可有不少的漁船出海就沒回來過,失蹤了。
大家都知道,那必定喪生在了西海中。
此時,濱海城外的碼頭。
不少船隻離開海岸,也有不少船隻駛來,平穩停靠。
碼頭上很是熱鬧,漁夫們抬著一筐筐海鮮下船,有的現場買賣,有的卻裝上板車,匆忙返回濱海城。
其中大部分跟城中酒樓飯店有合作,長期供應。
有的漁夫則是自己去城中菜市場售賣。
各有利弊。
直接供應酒樓飯店的價格會比個人售賣便宜。
而個人售賣,雖然價格高些,但經常一天賣不完。
那麼海鮮到第二天就廢了,沒顧客願意買了。
畢竟作為臨海城池,最不缺的就是海鮮,大家對吃進嘴的海鮮也是有要求的,不新鮮可不吃。
“陳大師?”
突然,有漁夫驚呼起來,吸引了不少的注意。
不少漁夫一愣,瞧著那邊望去,果然就看到了一高一矮兩個身影。
當下就震驚了!
臥槽,真是陳大師啊!!
陳大師這般高雅人物,怎的大清早來了這海邊碼頭?
一時間,眾多漁夫放下手頭的活,紛紛驚喜地簇擁了過去。
要知道,他們每天出海打漁多累啊,所以時常會去青樓等風花雪月場所放鬆放鬆精神,自然就認得陳尋了!
青樓終究是平民百姓的娛樂場所,家世顯赫的也有會去,但相較起來,比例就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