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楊家將的存在,也只有各方勢力知道,百姓是不知道的。
沒有楊家將,大周還能救麼。除了各方勢力,百姓都在擔憂。
要是這個時候楊家將在,他們或許就不會擔憂了,他們想。
而北夷南下,想的或許就和百姓想的一樣。沒有楊家將,他們這回一定能一舉拿下這片覬覦已久的土地。
幾十年前,他們被楊家將打怕了,打殘了。這回楊家將不在了,大周這一代的皇帝還是個昏庸的,北夷大業何談不成!
內憂外患,大周盛正帝所掌控的政權式微,北夷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北方邊境兩座城池在短短一月內就被攻破了。
說來邊城的那兩座城池的城防還是不錯的,要是死撐不至於這麼輕易就被攻破。
城破的訊息傳回大周,不僅盛正帝懵逼,南方的太子楊果等人也是懵逼的。
其中,楊行的情緒起伏最為劇烈。
北方邊城是楊家將世代守衛的城,楊行年輕的時候就是在那裡度過的。後面帶著族人隱世了,對邊城他還是很懷念的。
那裡的百姓,那裡的一草一木,都是他懷念的。
懷念的邊城被北夷攻佔了,楊行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像是瞬間蒼老了十歲一般,把楊果等人嚇得夠嗆。
太子和盛正帝正是鬥得最兇的時候,楊行實在是說不出讓太子派兵去邊城的話。
兵力都去了邊城要和北夷打,即便贏了,也肯定損失巨大。
損失巨大的太子,又怎麼和盛正帝鬥。
太子心繫百姓是不錯,可還沒有聖父到讓盛正帝吃桃子。楊行不傻,也不覺得太子會傻。
誰都不傻,楊行只能期望於盛正帝還有點良心,趕緊派兵去保護他的子民。
就在眾人只能期盼盛正帝有良心一些,趕緊派兵前往前線的時候,北方出現了大批難民。
之前本就有小批難民出現了,兩個城池被攻佔,難民直接呈幾何倍增加,他們一路南下,有些想去南方,有些想去京都。
想去南方的,是害怕北蠻,想去京都的,是覺得天子腳下最安全。
前者是對朝廷不抱希望,覺得北夷早晚都要從北到南攻破大周,在南方好歹活得久一些;後者對朝廷還抱有希望,覺得皇帝怎麼也會護著京都,畢竟是大本營。
難民們各懷心思,不過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活下去。
古代是浪漫的,可也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