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這邊是好心情了,石縣縣令這邊卻是焦頭爛額到睡不著覺。
怎麼說呢,石縣縣令其實就是之前說的,北方貪官中的其中一個貪官。
貪官貪官,貪官大多都是欺軟怕硬的,石縣縣令就是。之前他聽說其他州縣都給楊家將放行了行,說實話也是這麼打算的。
哪曾想啊他是打算好了,突然京都那邊下來了一道聖旨。
聖旨裡盛正帝表示,石縣縣令要是敢放楊家將過去,就提著人頭回京都。
好傢伙,楊家將多少兵馬啊,石縣又是有多少兵力。
他石縣縣令哪裡攔得住人家。
每個縣令身邊都有一個比較厲害的師爺,這不石縣縣令身邊也有一個。
這個師爺是比較善於算計那種。
師爺告訴石縣縣令不用擔心,楊家將以忠君愛國聞名,要是石縣就是不放人,他們肯定也不敢做什麼。
楊家將本來就身負通敵叛國的罪名,要是強行攻破石縣城門,那不是坐實了罪名麼。顯而易見的,楊家將肯定不敢。
石縣縣令聽師爺這話就安定下來了,不僅沒有像之前那麼擔心,安定下來了,還很優哉遊哉等待楊家將的到來。
現在好了楊家將真的來了,還真如師爺想的一樣,沒有攻破石縣的城門,而且還很好說話的樣子。
可也就是因為楊家將什麼都沒有做,石縣縣令焦頭爛額了啊。
縣令和師爺兩人倒是想當然楊家將不敢攻進來了,卻沒有想過要是不放行的話,全大周的人會如何想他石縣縣令。
全大周人不會怪到師爺身上,只會怪他縣令。
全大周是怎麼想盛正帝的縣令管不著,縣令如今想的只有自己。
楊家將沒有來之前,他就是小小一個縣令,全天下就沒有多人知道的那種小官,過了今晚可就不一定了。
過了今晚,恐怕全天下都要知道他這個縣令了。
還是以後會被正史野史各種罵的縣令。
石縣縣令是個貪官不錯,可是也是要臉的啊。
就問誰想背上千古罵名。
石縣縣令愁啊。
如今人家軍隊就在城外,他揹著手在府邸裡來來回回走了幾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