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令人振奮的是,兩位宣傳幹事終於被甩掉了,同時也跟1921小隊的隊員們有幸在半空中一起目睹了MT800的除錯試射。
直升機的螺旋槳聲掩蓋了下方MT800射擊的聲響,眾人從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從食品廠圍牆上迸發出的宛若流星趕月般的一串串白光,那是子彈執行的軌跡。
白光宛若巨人揮舞的長鞭,尤其握著長鞭的手還是移動的,白光所過之處摧枯拉朽。就如同乾涸多年的河道,積滿了腐枝爛葉,突然千米大壩開閘防水,河道瞬間被咆哮的急流忽然清空的感覺。
從各個圍牆上揮出的長鞭並沒有持續太久,畢竟只是安裝後執行測試,而它們的真正爆發只為了迎接更殘酷的戰鬥。
當然MT800的子彈可不是單純跑流水,而是有的放矢,這種有的放矢更讓當時人們誤解了很長時間。
“各臺MT800執行正常,最低命中率85%,資料正常,除錯成功。”基地控制中心,有專業人員彙報測試結論。
後臺監控人員所指的命中率不是字面上的“命中”,而是“爆頭”,最低85%的爆頭率,在居高臨下的圍牆上,在武裝直升機的光幕配合下,在喪屍叢集密集區域,尤其是在夜晚,已經頗令人滿意了。
但相關人員在很久之後才突然意識到,他們理解的85%和智慧系統給出的85%資料完全是兩個概念,兩套標準,雙方的理解偏差是這樣的:
人們理解的85%是前排100個喪屍,MT800射出100發子彈,被成功爆頭85個。85個/100發子彈=85%
智慧系統的85%則是前排100個喪屍,後排跟上來100個喪屍,在計算了這200個喪屍的移動軌跡,考慮了子彈的動能、勢能、加速度、貫通量、風速和200個喪屍移動軌跡的容錯率後,智慧系統又綜合評估了一發子彈一箭雙鵰的機率後,設定100發子彈,爆頭目標是120人。結果成功爆頭102人,102人/120人=85%是這麼算的。
如果換算成人類理解的標準,實際爆頭率變成了102人/100發子彈=102%,你看這資料跟人類理解的85%差異有多大!
理解源於溝通,一點沒錯,只是人和智慧系統暫時還沒法互相溝通,全是人類的單方面認知。
當然,基地控制中心的螢幕太多,也不會太過關注一個數字,就像旁邊一個顯示屏上,幾艘拖船正將海里的防鯊網檢修後移動到橫幹島的周圍海域,還有幾艘漁船正移動海水養殖的網箱,在防鯊網和橫幹島之間的海域散佈開來。
距離橫幹島距離最近的海岸線上,有幾艘橡皮艇趁著夜色悄然登陸,然後有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消失在幾棟村民面海而建的低層自建樓裡。
這一切都在悄然發生。
與此同時,S70武裝直升機上,易風正看著趙盾從某個口袋裡翻出一袋袋的零食兒,此時正拿出一包真空包裝的芋頭餅,用頭盔上的射燈照著翻來覆去看,看完之後揣口袋裡,又換一包同樣真空包裝的梅花酥出來觀瞧。
“你找什麼呢?”易風問。
“生產地址。”趙盾苦笑撇嘴。
“結論是啥?”常飛也罕見關心。
“品牌不同,但大都是貼牌生產,翻了幾種,生產地址都是剛才的食品廠。”趙盾邊說便撓頭。
“我靠,咱們這算是中招了!”易風傻眼,從加油站弄回來的零食兒幾個人真沒少吃。
“問題是他家的東西咱們已經吃了多年了。”趙盾繼續語出驚人。
“你是說咱在高原也吃了?”葉天語一雙大眼睛顯得更大了些。
“我過去看保質期,偶爾會瞄一眼生產地址,一下子就對上了。”趙盾邊點頭邊嘆氣。
“就他家的全自動化產線,價格戰能打遍天下。”易風分析道,然後忽然又想起來點什麼,當即給三人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雖然還有點關節沒想明白,但我認為暫時不用擔心,應該問題不大。當然安全起見,目前非必要咱們儘量不吃。”
當易風不準備立刻說明白的時候,那就是時機不對或內容、場地不便。
正如易風猜測的那樣,此刻食品廠的研發樓二層,新來的勘察小隊隊員們已經換上了自己的實驗服和相關防護裝備,直接把研發樓的實驗室徵用了。
他們有自帶的設施裝置,更多則是經過校驗除錯後利用了原有的設施裝置,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已經成功獲取了整座研發樓所有的影片監控影像、實驗儲存資料,甚至也有專人複製了保鮮庫裡留下來的私人電腦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