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不提,次日李佑和妻子來到劉府。甫一進門,便遇到了張珍張大夫,看來是府裡有人害病了。又有老管家迎上來道:“可巧了,主母正發話找姑爺。”
這岳母王氏找李佑不為別的事情,就是叫李佑阻止劉老巡檢出家,用她的話說起來是:“賢婿詭計多端,這事就交給你了。”
李佑納悶道:“出家便出家,老泰山為何要捐家產?”
王氏苦笑道:“聽說捐一百畝地就可以在廟裡作執事,二百畝就可以作堂首,五百畝就可以作副住持,他就動了心。”
這年頭,佛門清淨之地也不清淨吶。
“你回來的正是時候,若攔不住他,大概就是這兩日了,現在你那岳父正與和尚書房談話,賢婿且去看看。”
這幾天還要利用下老泰山在巡檢司的影響力,必須先攔著他出家,李佑邊想邊起身去了劉府書房。
李佑好長時間不曾和劉老巡檢會面,今天見到只覺得老泰山的面容平靜無波,無悲無喜,真有幾
分看破紅塵的氣質了,在這書房裡,還有賣相不錯的僧人正喋喋不休的對老泰山洗腦,讓李佑很
厭惡。
“見過岳父!”李佑上前拜見說。
劉老巡檢不似往常那樣搭話,只是點點頭而已,便又去聽和尚絮叨了。
看他這著了魔的樣子不好勸啊,李佑暗道,便設先拖一拖,開口打岔道:“老泰山不要輕易上當,無論什麼時候貨比三家總是好的,多看幾家寺廟道觀再做決定。其實當個道士也不錯麼,何必一定要入佛門。”
那僧人便說:“敝處北丘寺為本縣佛寺之首,禪林名望所在。有八品僧官作住持,劉施主入了我寺,將來說不定也是有機會為僧官。況且本寺周邊風景甚好,寺中房舍寬敞,正為老施主修行勝地,不可錯失也。”
“你是北丘寺的?”李佑問。
“正是。”僧人掩不住自豪。
李佑對著僧人仰頭大笑,十分無禮。
“不知這位施主為何發笑?”
“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本官題在貴寺殿門的詩如今還在嗎?”
那僧人聞言大驚:“這位施主是李大人!”當初李佑那首詩流傳甚廣,叫北丘寺大失顏面,幾乎成了笑柄,但寺裡又對李佑無可奈何。實在沒料到,今天度人出家度到李佑這裡來了,一時不知如何作答。他心裡思量這李佑不好招惹,還是先走為妙罷。便站起來對劉老巡檢稽首道:“貧僧不打擾劉老施主翁婿談話了,就此作別。”
待和尚走了,李佑對岳父說:“老泰山在家安享生活不好麼?何必要去廟裡受苦。”
劉老巡檢不語。
李佑低聲道:“小婿有事情要求到,還請老泰山把出家緩上一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