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一個月後,修建在礦脈周圍的戰俘營就能為人聯能源機構提供上千萬噸未經提煉的貝塞裡安石礦。屆時這些紫黑色的礦石不論是直接用於火力發電,還是精煉後充當飛船燃料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對銀河中許多尚不發達的文明帝國來說,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從人聯手中購買這些“原始核聚變”所需的原料以及飛船燃料,反而是比自己埋頭苦幹更為明智的選擇。
可以預見的是,人聯將透過對外出口廉價貝塞裡安石礦以及燃料的方式,與周邊一些鄰國建立起穩定的貿易往來,也許泛銀河市場的貝塞裡安石價格都會因此產生一輪巨大的動盪。
畢竟對那些手中只有小型礦場的星際財團來說,人類聯邦絕不是以往那些他們能憑藉武力解決的競爭對手。如果他們不想被擠出市場的話,除了被迫與人聯打價格戰之外,他們沒有任何別的選擇。
不過人聯不可能一直用戰俘當礦工,這不僅會對雙方好不容易達成的和平造成不利影響,星海共同體中的輿論同樣會壓得聯邦外交官們喘不過氣來。
因此在和約上有關戰俘的條款中,聯邦政府明確表示會按照奇恩帝國的需求分批釋放戰俘,優先順序則以貴族,軍官,內環士兵,中環士兵,外環士兵的順序進行排列。
由此察覺到條款的真實意圖後,楊天易不禁暗道厲害。
雖然聯邦高層明面上同意在十年內歸還所有的戰俘,但對與人類壽命相差不大的奇恩人來說,十年時間不是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
在這十年裡,無數在家中等待著丈夫,父親與兒子回來的奇恩家庭將透過戰俘歸來的次序見證帝國無可救藥的腐朽。
最好的情況下,薩茲哈皇室與內環王爵們精心維護了數百年的內,中,外三環帝國體系都會被人聯的陽謀瓦解大半。即便民眾們沒有揭竿而起,也定然會對帝國的現狀感到失望。
待到何時人聯與帝國再次爆發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後,外環戰爭潛力將遭到毀滅性的削弱。甚至靠近人聯的小半個外環星域會直接倒戈加入聯邦,各個殖民星球上覺醒反抗意識的奇恩人將為自己的家人與帝國的未來而戰!
而第三點,也是和約上最後一條值得注意的主要條款就是爭議星帶以及十字星雲的歸屬問題。
綿延成百上千光年的爭議星帶中,雖然兩國只是在靠近本國疆域的一側都部署著不少採礦或是科研空間站,但經此一役,聯邦將正式派遣艦隊進入到爭議星帶深處進行日常巡航,他們的任務包括對具備採礦以及研究價值的星球進行勘測,測繪更加詳細的星圖等等。
這些危險的行為都是在雙方還沒能決一勝負之前人聯無法做到的,現在隨著戰爭的勝利,帝國勢力範圍的收縮,博克萊爾大元帥親自策劃的爭議星帶開發計劃終於不用繼續止步於計劃階段。
至於十字星雲的情況就比較特殊了,聯邦高層考慮到以他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對神秘莫測的星雲內部進行大範圍有效探測,即便修滿了哨站也不能確保帝國不向星雲內部伸手。因此聯邦最後對星雲的劃分就顯得較為寬鬆,沒有對帝國做出太多的限制。
安雅中將見楊天易對和約內容消化得差不多了,便笑著表示原本聯邦是打算向帝國索取一筆戰爭賠款的,但大元帥以帝國的力量並未被削弱太多為由駁回了這則建議。
正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作為管理聯邦數十年,地位從未動搖的鐵血大元帥,西德尼博克萊爾深知人類聯邦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天夕星戰役的最大意義並不在於聯邦擊敗了帝國,向全銀河彰顯了他們強大的武力,而是為聯邦的發展爭取寶貴的時間。以此為前提進行考量,和約最好還是不要太過苛刻為妙,否則反而會成為帝國收攏人心的助力。
是一個三環割裂,人心渙散的封建制奴隸帝國對聯邦好,還是一個萬眾一心,誓要復仇的星辰帝國對聯邦好,人聯中並不只有大元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將手中的紙質版和約放下,楊天易對人聯海軍在賈圖撤離時的大力配合表示了感謝。
當人聯陸軍將前線推進到第三條防線時,也就是刻耳迪伯爵自殺後不久,賈圖便找到了楊天易,希望集團能對即將乘坐運兵飛船撤離的火熾星捕奴團給予一定的幫助,不然他們除了當人類的戰俘之外,絕無可能活著返回帝國。
得知聯邦陸軍的進展如此神速後,楊天易立即聯絡了安雅中將,對方也意識到人聯未來很可能會需要群星集團佈置在帝國內部的暗子。
於是在她的調解下,負責封鎖天夕星所在恆星系統的人聯艦隊最終勉強答應了集團的要求,陪賈圖在一同撤離的中內環陸軍運兵船面前演了一場好戲。
作為友情出演的費用,人聯艦隊擊毀了十多艘防護較為薄弱的運兵船,在太空中消滅了數萬名來自中環各個星球的帝國士兵,其中也包括火熾星捕奴團的一艘小型運兵船以及數千名成員。
但即便如此,楊天易也不會否認他們在賈圖安全回國一事上提供的幫助,只能說那艘飛船上計程車兵不太走運,就算拿到了賈圖暗中給予的敵我識別碼也沒能逃過人聯海軍密集的攔截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