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萬一次,一百五十萬兩次,一百五十萬三次!成交!”
隨著臺上的人類拍賣師揮下小錘,正在全息投影中向全場競拍者展示拍品細節的滾動畫面頓時化作漫天絢麗的光點,匯聚到了他手邊的合金箱子中——這種利用投影技術並且極具表演性質的小手段雖然不能讓拍品價值更高,但的確更能激起富人們的消費慾望。
而作為本次地下拍賣會的倒數第二件拍品,被妥善存放在箱體中的倒也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 只是一尊先驅文明遺留下來的小型工藝品雕塑。若不是有“來自兩百萬年前”和“先驅文明遺產”的噱頭,恐怕只要一出拍賣場就將其隨手丟在地上,都未必會有路人多看一眼後將其拾起。
類似拍品雕塑的所謂“先驅寶藏”在芬哈本尼斯的城市廢墟中比比皆是,即便距離各大文明帝國的科考船發現這顆廢棄已久的都市星球並將座標公之於眾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依然沒有寶藏獵人會否認自己腳下的星球就是一棵永遠不會枯萎的搖錢樹。
藉助寰宇集團和無數星際財團共同搭建的銀河貿易網路,從各大文明帝國境內匯聚一堂的尋寶團隊與銀河範圍內基數足夠龐大的收藏愛好者之間形成了一條完美的供需鏈條。
不論寶藏獵人們挖出來的是化石,工藝品亦或是價值奇高的真正先驅遺產,不出幾天便會被或明或暗的客人們一掃而空。他們也許是個人收藏家,也許是希望從先驅寶藏中解讀出先進技術的文明帝國。
總而言之, 芬哈本尼斯的價值遠遠不止一顆廢棄的都市星球這麼簡單,想要將其完全掌控,甚至部分掌控對目前的群星集團來說依舊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按照楊天易親手為集團制定的發展規劃表,只要集團能在未來十年內獨立擁有哪怕一座主控大樓都算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拋開那些隱藏在星球各處等待開發的先驅遺蹟不談,在絕大多數帝國和團體看來,一座座高達上萬乃至數萬米的主控大樓也許不是價值最高的,但絕對是最容易獲取並轉化為實際收益的先驅遺產。
遙想兩百萬年前,共同構築了這個奇蹟之地的第一聯盟便是利用這些串聯起來的主控大樓調控整顆都市星球的能源供給,物資生產以及氣候環境。如果沒有它們無時無刻的付出,成百上千個種族的外星人又怎麼可能同時生存在一顆滿是鋼鐵叢林的星球上呢?
可惜,這樣的主控大樓在芬哈本尼斯上並不算多,即便算上更多被當做是副節點的摩天大廈,也不過寥寥百座有餘。除開那些因為年久失修而倒塌的大樓外,每一座主控高塔都已經擁有了屬於它們的主人。
在楊天易抵達群星世界的十餘年前,芬哈本尼斯上的常駐勢力曾有過一次規模龐大的洗牌,許多在常人眼中呼風喚雨的大勢力都被直接派遣艦隊和陸軍登場的文明帝國碾作齏粉,例如目前被人聯科考團改造成科研基地的主控尖塔就是他們憑藉武力從某個不知死活的黑道勢力手中奪得的。
至於那個黑道勢力後來的結局?如果安雅中將在和他喝茶時開的那些玩笑不僅僅是玩笑的話,楊天易估計其中的不少成員大機率現在還在人聯的礦產星球上不分日夜地勞作呢!
而他寧願集團小虧也要和人聯加深關係的原因正是如此——群星集團需要主控尖塔的技術或是以入駐尖塔來彰顯地位, 與集團關係良好的人聯恰好又有一座完全屬於他們的尖塔。這麼好的機會要是錯過了,那他日後必然會追悔莫及。
打一開始楊天易就不打算用武力奪取的方式從其它勢力手中獲得主控大樓的控制權,一方面是這樣會吸引太多不必要的注意,還有一方面自然是集團實力不濟,根本無法在硬實力上對抗任何一個尖塔擁有者。
文明帝國之所以能被稱為文明帝國可不完全是因為他們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蘊,遮天蔽日的艦隊和多如繁星的陸戰軍團才是諸多帝國能在星海共同體內佔據一席之地的最好保障。
即便集團在極樂空間世界內的船塢規模正在日益擴大,新一批武裝運輸船和標槍級護衛艦的建造計劃也已經上馬,隨時可以開工,但這依然不足以給予集團挑戰老牌帝國地位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