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群星軍火暢銷萬界> 第二百四十一章 第九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一章 第九區 (1 / 2)

在與滲透了整座城市並建立起情報網路的帝國先鋒部隊取得聯絡之後,群星集團終於擺脫了只能利用軌道衛星獲取情報的窘境。而上百名訓練有素的長生軍士兵很快便從約翰內斯堡的街頭巷尾蒐集到了不少關鍵情報,其中就包括那艘巨大碟型飛船的來歷。

......

出乎地球上許多人意料的是,選擇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突然到訪地球的外星飛船並沒有停泊在諸如當時的紐約,華盛頓或芝加哥等國際化都市,也沒有選擇撒哈拉沙漠或是亞馬遜叢林這樣的荒無人煙之處,而是靜靜地漂浮到了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上空。

作為一座在1886年建立的城市,約翰內斯堡的發家與當地的金礦聯絡密切。可以說如果沒有城市周圍密佈的六十多處金礦與數不勝數的其它礦藏,這座城市必然發展不到往後國家工業乃至經濟心臟的地位。

但即便如此,約翰內斯堡的居民們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目睹一艘遮天蔽日的異星鉅艦自他們的頭頂緩緩降落。並且由於外星來客的新聞太過震撼,一時間全球人類的情緒都跟隨著市民們一起瘋狂波動起來。

緊張,不安,混亂,各種各樣的組織與邪教在人們複雜的眼神中走上街頭,向他們傳播關於神靈與末日的存在。各個大國於聯合國召開會議的頻率越來越高,議題也從一開始的是否要與外星人接觸,到最後逐漸演變為是否要先下手為強,使用核武器摧毀飛船。

隨著人類因始終得不到外星飛船的回應而普遍陷入悲觀,整個世界彷彿都被沉入海底,浸泡在這無比壓抑的氛圍中掙扎著想要呼吸。

三個月後,南非政府迫於國際壓力,最終不得不派遣軍隊使用大型切割機強行切開飛船外側厚達數米的金屬外殼,之後又花費了數天時間在聯合國專家團的監督下開闢出了一條通往船體內部的道路。

那幾天裡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場史無前例的探索行動,毫不誇張的說,當時所有人都堅信探索隊的成員不僅是在探索飛船,更是在為人類開闢一條免於被更高階文明毀滅的命運通路。

遺憾的是當錄影裝置的鏡頭對準飛船中央寬闊無比的空間時,人們沒有看到期待中的耀眼光芒,也沒有聽到什麼所謂的之音,有的只是潮溼且充滿垃圾以及排洩物的骯髒環境。

而生活在這個有毒垃圾場中的,就是讓全人類為之膽戰心驚了三個月之久的外星文明——上百萬面目醜陋,身體結構,習性等與熱帶昆蟲頗為類似的異星來客拖著病體擁擠在一起,或是漫無目的地遊蕩,黑暗環境中最多的光亮和熱量來源竟是人類在一百萬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的火焰。

也許是因為心理上產生的巨大落差,也許是為自己和人類文明的劫後餘生感到慶幸,在真相被各大媒體披露出來後,瞭解到異星來客們正在遭遇何等苦難的民間立即發出了許多善待外星人的呼聲,與之相關的人道主義救援機構也在南非政府和聯合國的監督下飛速成立。

但這些突如其來的外星難民數量達到百萬之巨,財政緊張的南非政府短時間內根本拿不出一個妥善安置他們的計劃,除了為他們提供大量用於擋風遮雨的劣質帳篷,塑膠棚屋外,尚不瞭解難民們的救援機構所能做到的最好也不過是為其提供足以飽腹的食物。

為了不讓某些心懷歹意的人類接近這座日益混亂的臨時難民營,同時也為了防止難民出逃造成社會動盪,很快在營房的周圍便出現了高聳的圍牆和鐵絲網,駐軍則由南非軍隊與聯合國維和部隊構成。

可惜好景不長,這些前不久還需要人道主義救助的難民在得到充足的營養後很快恢復了體力,並將其用於在他們看來可以稱之為“娛樂”的破壞活動上,放火點燃裝滿了救災物資的卡車以及使正常工作的火車出軌也在此之列。

尤其是當數量驚人的外星武器由於檢查力度不足流入難民營後,難民們體內因飢餓與疾病而不得不暫時隱藏起來的破壞因子得到了充分且徹底的釋放。

混凝土澆築的圍牆根本抵擋不住威力巨大的外星武器,甚至大多數時候連當地的軍隊都無法與成規模的外星暴民相抗衡。在暴動發生期間,暴民們光是憑藉強健有力的雙腳就能夠走到約翰內斯堡方圓數百公里內的所有城鎮,並進行諸如搶劫,縱火,殺人等惡性犯罪。

當客人不再是客人,當原以為能和平相處的溫順難民變成了無惡不作,在人類土地上肆意燒殺搶掠的異種暴民,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的風向都瞬間倒向了與之前完全相反的另一側。

也是從這時開始,各國一直在命名上無法統一的外星難民得到了一個取自於民眾口中的蔑稱,“蝦人”,有時也稱“大蝦”,“蝦子”等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