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有4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年輕時是生產隊隊長,二兒子送了人,三兒子是廚師,小兒子是智力缺陷者,女兒是最小的,早早嫁了人,但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就來探望老人,並拿走拜神拜佛的貢物水果糖和糕點。
路開來到奶奶生前的屋子,屋子空空如也,房梁掛滿蛛網。
屋子用的是紅瓦磚,年代久遠,這些磚都褪色了,原本記憶中是紅色的,現在都成了灰色。而房間裡一處地磚顏色比較深,這是擺桌子的地方,現在桌子沒了,人死了,都清掉了。
這房子也租不出價錢,真要出租出去,這房子兩間連同天井,6個房間,大概一個月能有00塊到00塊。這裡的年輕人都**了,中年人也老了,跑不動了。
路開回想,小時候爸爸用真錢泡肥皂水,再曬乾,兩張真錢上下兩面夾著一疊白紙,去設局騙人,騙了隔壁村子的個混事老哥幾萬塊,最後被找上門來了,然後跑路去緬甸了。
還有債主上門來討債,是個女人,女人對奶奶說:哇,孩子都這麼大了。奶奶讓自己給債主打招呼,自己不願意,被債主說沒禮貌。
媽媽因為各種債主還有混社會人員上門討債討數,早早地也跑路了。
家裡不止一次有債主來討債,還有次把家裡的電視、音響、洗衣機都搬空了。
路開發現對這裡的記憶很有限,或者是不願意去回想,或者是真的沒什麼好回憶的。
至於父母,或許他們都死了吧。
在這裡還有其他親戚,爺爺奶奶生了7個孩子,夭折了1個,自殺了一個,然後其他的姑姑伯伯……也沒什麼好說的,大家都很忙。
“唉……”路開嘆了口氣,感到一陣落寞。其他親戚都有自己的事情,現在登門去拜訪大概會被認為是在城市混不下去回來要飯的。
算了,路開走出這老房子,關上了門,把鎖重新掛好,就像沒人來過一樣。
路開在這村裡走著,村口原本是一個旱廁,現在已經被填平,還蓋上了房子。路邊堆著牡蠣殼,散發著海產腐爛的味道,蒼蠅在上面飛舞著。
村子不少居民在自己家門口買來牡蠣,然後開殼,將牡蠣裝袋賣給收購商。
路開來到小學,小學已經沒了,變成了曬穀場,隨著年輕人的外流,小孩子也越來越少了,學校都合併了,周圍村子的小學用途都變作它用,有的變成曬穀場,有的變成倉庫,有的變成停車場,還有的被私人承包用作工廠。
村子裡逛了一圈,路開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不是鄉愁,也不是哀傷,就是……就是不好說的那種:啊,這地方怎麼這樣了?和以前不一樣了,雖然感覺不好,但也沒什麼不好的莫名其妙的感覺。
然後路開來到了縣城裡的高中,高中還在,因為村村合併的關係,生源都向縣城的學校聚攏。
這個高中的生源是最差的,都是不怎麼學習的孩子,來這裡混日子的。混完了就踏出社會。
高中新建了兩棟教學樓,還有新宿舍。
路開想起以前高中的生活,在學校住宿,一間宿舍有16人,每天洗澡都得趕著點去,用的是一種水卡,洗一次澡差不多8毛錢。
宿舍裡有個同學不喜歡洗澡,身上味道很重,腳還特別臭。路開想起這事兒,想不明白當初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而且這學校因為生源主要都是農村子弟,農村裡,鄉下人淳樸的信奉叢林法則,打架鬥毆是常態,偷雞摸狗的也不少。
隔壁宿舍有個老哥偷了班裡人的MP,偷了好幾個放在宿舍床板下面,最後被人發現了,然後時不時就有人來揍他,有人拉屎拉不出來揍他,被老師罵了來揍他,考試考砸了來揍他。最後這老哥退學了,實在沒法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