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名叫萬章,乃是儒家一派的掌門人。
不過,這儒家,跟孔子的儒家,又是兩碼事。
萬章所統帥的儒家,又稱“孟氏之儒”。
儒家自孔子死後,七十二弟子開枝散葉,各自立派傳學。其中以八位弟子最為有名,又稱“儒分八家”。
這八家分別有“子張之儒”、“顏氏之儒”、“孟氏之儒”、“子思之儒”、“孫氏之儒”等等,不一而足。
這孟氏之儒,是由孟子所傳,主張“君主仁政”,弟子都積極為官,跟其他注重學究修身的儒門不同。
孟氏之儒,傳到萬章時,正好是第三代。
齊國強盛時,萬章就已經在稷下學宮擔任祭酒,廣傳儒學,招收弟子,深受齊王推崇。
齊國兵敗後,萬章也被迫跟著齊王逃入即墨城內避難。
因儒家向來推行六藝,萬章又是頂尖的劍術大師,儒門弟子中不乏好手。儒家弟子雖然退守即墨城,但在城防中的作用卻越來越大,萬章在齊國朝中的影響力也愈發深厚。
這也是為何萬章能出席這麼重要的場合的原因。
齊王顯然對萬章十分器重,身子挺直了一些,以示敬重:“夫子倒是說說,是何人將城門開啟?”
萬章笑了笑,道:“老夫也是聽弟子所說,聽說開門的是宋人。”
“宋人?宋國奴嗎?”
“不錯。”萬章繼續道:“宋國奴乃是宋國被滅之後,編入齊軍的戰奴。原本宋國奴是不會擔任守城要職的,但因城中戰事連連,城防力量不足,想來是馬將軍用人不拘一格,這才破格任用吧?”
馬灞被萬章說得有些不好意思,呵呵一笑道:“夫子真是折煞末將了,是末將有眼無珠才是。”
一看到馬灞這個反應,田子云突然想起,馬灞曾經提過一個叫“荊鴻”的宋國奴。
“唉,此事不怪馬將軍。”萬章捋了捋白鬍子,繼續道:“孟子雖有云,人性本善,是說人生來的心性本是如明玉一般純潔。但孟子也說,人性受後天影響甚大,尤其是當人心懷怨恨時,更容易扭曲心志,做出非禮的行為。想來是當年大王滅了宋國,宋國人仍然心懷舊恨,才有了開門一舉。”
“夫子所言極是,末將想不到夫子這麼深刻。”馬灞摸了摸頭道,儼然像是一個受教的學生。
“哼,既然夫子都這般說了,本王暫且饒你一命。”齊王瞥了馬灞一眼,道:“不過,你管束不力,降職一等,至於宋國奴,居心不正,通敵有嫌!救傳令下去,將開門的宋國奴都押入大牢,等候發落!”
“罪臣遵旨。”馬灞深深拜叩了下去,眼神閃過一陣竊喜。
一場馬灞的“開門危機”,就因為萬章出手解圍,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田子云看著這個端莊儒雅的儒家掌門,突然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