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能夠讓我感受到財富帶來的樂趣。
我為自己的奮鬥感到驕傲。」
田部長微笑著對身邊的人說,「陳董這種花錢難的感受,我們或許體會不到,但是你提到的一點,我很認同。
你如今獲得的財富是社會對你的信任,這一點在社會價值觀上是站的住腳的。
我也希望陳董不再為花錢而苦惱,你的慈善事業上越做越好,享受財富帶給你的樂趣。」
陳沖道:「感謝田部長的指導和肯定,我會堅持做下去的。」
田部長轉移話題道:「昨天在和市教委的同志們交流時,黃書記提到,你當初在學校的一段演講,對教育事業的一些觀點。
今天正好有機會和你當面坐著聊聊,我也想聽聽你們企業家眼裡的教育是怎麼樣的?」
這個問題有點考驗陳沖了。
並不是陳沖回答不上來,而是他面對教育界的最高領導,表達出來的觀點是在評判當下整個教育體制
。
陳沖喝了一口茶,「田部長,我有一些心得體會和你交流一下。」
「陳董,你請講!」田部長伸手示意道。
陳沖選擇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闡述,「田部長,今天我感受到的教育是為了保護孩子在學校不出問題,但是我們的家長、老師、主管教育的機構、各級領導能不能保護他們一輩子?
所有的家長等到孩子一放學就候在學校門口,從早到晚都把他們看的緊緊的,保護的太好了。
我覺得小學生初中生就應該讓他自己在馬路上走走,自己去坐公交車。
我們小時候讀書天不亮就揹著書包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去學校上學,成群結隊,多好的學習生活啊。
這也是一種天性的釋放。
我並不認為我們國家無法提供這樣的安全環境。
現在正在形成了一種理論,只要有一個家長去學校門口蹲著,一群家長就跟著去了。
田部長,這種形式教出來的孩子真的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田部長聽完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