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禮教的年代,立嫡不立賢有其原因在裡面,如果不確立繼承人的規則,所有的繼承人都會認為自己有繼承的機會,難免就會起爭端。
而確立嫡長子繼承製,就可以讓非嫡長子斷了幻想,一定程度上斷了其他人的繼承機會,也可以少去很多爭端。
楊玉環和蔡琰眼看公孫越做了決定,神情都微微有些失望,不過眼下只有王昭君有孩子,而且還是嫡長子,即使有心想爭,但也沒有辦法相爭。
而且王昭君還認了狄仁傑和狄青為孃家兄長,如今狄仁傑和狄青又最為公孫越重視,讓王昭君的位置更加穩固,確立世子之事也就順理成章。
“將軍考慮周詳,冀州家大業大,確實應該早日策立世子,以安文武之心。
昭君姐姐先入將軍府,現在又先誕下長子,一切都合乎禮教規矩,確實應該策立樂樂為世子。”
“將軍,奴家也覺得琰姐姐說得在理。”
眼看蔡琰都表了態,楊玉環也只能點頭同意,這場飯吃得美滋美味,席間頻頻暗送秋波,蔡琰和王昭君假裝沒有看見,自顧自地吃著飯。
接下來的時間,公孫越時而陪陪王昭君和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孩子樂樂,時而與楊玉環、蔡琰處找找歡娛,有時間就巡視一下諸郡縣,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冀州的日子好過了,兗州的曹操和豫州的袁紹卻焦頭爛額,尤其是被前後夾擊的曹操,三面環敵之下,被打得節節敗退,徹底丟了老巢,只得託庇於袁紹之下。
兗州被攻克之後,呂布在陳宮的建議下,將治所從下邳郡搬到東郡濮陽,同時讓張遼鎮守濟陰郡,與駐守黎陽的辛棄疾、鎮守樂平的徐榮和徐晃、平原的劉備遙相呼應。
而曹操託庇在袁紹帳下之後,總算是緩了一口氣,整頓兵馬之後開始對呂布進行反攻,不過呂布也不是易與之輩,一時半會倒也僵持不下。
就在關東之地風起雲湧之時,長安城也是波詭雲譎,馬騰、韓遂聯合關中部分士大夫共攻李傕,李傕派郭汜、冉閔以及侄子李利與馬騰、韓遂大戰於長平觀下。
馬騰、韓遂大敗,損失一萬多人,只得退回涼州,李傕擊敗馬、韓之後,郭汜、冉閔因有戰功而加“開府”之權,造成郭、冉權力大增,跟三公、李傕合為六府,朝廷在關中內部的權力大減。
此時是李、郭、冉三人權力最大的時刻,短暫的蜜月期過去後,李傕等人相互爭權奪利,矛盾越來越激化。
二月,冉閔欲帶兵向東出關,向李傕索要更多計程車兵,李傕顧忌冉閔勇而得人心,又因為當初冉閔私自放走了韓遂,於是讓冉閔、李蒙過來參加會議,使外甥騎都尉胡封在會議上刺殺樊稠、李蒙,結果被冉閔反殺,部隊也被冉閔、李蒙所兼併。
得到李傕的部隊後,冉閔的實力頓時大增,同年三月安西將軍楊定害怕冉閔攻打自己,就與郭汜合謀劫持漢獻帝到自己的營中,但計劃被人洩漏給了冉閔。
冉閔搶先下手,劫持漢獻帝到自己營中,郭汜隨後劫持了前來勸和的公卿,二人繼續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