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部和監察院的共同監督下,經京兆府嚴格考證,公正審理,謹慎判決,最終給花聽風定了個“革職調離”。
這就好比胥吏家的狗咬了人。傷者前去理論,反而被胥吏辱罵。傷者一怒之下服毒自盡。這事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和極大憤慨。由於社會反響巨大,終於驚動上頭派人下來查辦。因此好多官員都被嚴厲批評,嚴正警告,要求深刻反省,嚴肅檢討。還有的人被撤職、調離等等。
乍看起來,該事得到了公正對待,好多百姓為此歡欣鼓舞。
可在花聽風看來,這就跟沒罰一樣。咱還是大梁朝入仕人員。調離就調離,爺不在錦衣衛混,就去內侍省。咱還是官兒。你死,你活該!你再看看老子活得多好!真不知那些百姓瞎起什麼哄,高興個什麼勁兒,就好像仕途與“警告”有很大關係似的。
離開京兆府,花聽風就大搖大擺來到姬凌雲面前。
“二師兄打算給我什麼官兒當?”花聽風往椅子裡一坐,下面傷口還隱隱作痛,可他一定要繃住臉,讓人看不出來他疼。
“剛被革職,就來找我要官?”姬凌雲苦笑一聲坐下道:“再等等吧,老百姓很容易忘事的。過了風口浪尖,哥哥我就給你安排個差事。我保證,不比在錦衣衛差。”
“可我在錦衣衛好歹是個代指揮使。”花聽風有些得意地說。
“代指揮使又如何?那時候你能見到太后麼?這次我打算讓你直接為太后效力。至於是什麼官,還重要麼?就好像張密一樣,區區從八品,不也是橫行霸道?”姬凌雲丟給花聽風一包薄荷:“當官的關鍵是上頭有人。”
花聽風嗤笑一聲。
姬凌雲繼續道:“你看那些成天只知道悶頭幹活兒卻不知道走動的人,有幾個被提拔了?就算你是個能人,又如何?靠自己實力打拼而站起來的人,確實有,但那是少數。尤其到了官場,那種人一定是出類拔萃萬里挑一。不是普通人可比的。比如馮釗和趙亞夫。可即便強如趙亞夫,如果不是牧王把他介紹給天賜帝,天賜帝會發現這個人嗎?而馮釗那樣的人,若不是趕上黨爭,你告訴我,何時才是他的出頭之日?”
“二師兄說得對。憑我實力,再努力也不過是個小隊長。”
……
大理寺卿馮釗下令,傳喚寧國侯唐典、滎澤駙馬韓浩、潯陽郡主趙玲瓏、盛親王府七郡主趙裙、魯陽伯趙嵐、戶部計相歐陽鏡、刑部書令史郭通達、戶部度支主事範大力,禮部宮樂魚舞香、吳佳麗,入大理寺受審。
馮釗要公審《履順坊十三伎命案》。
訊息一出,各界譁然。
負責傳喚的小吏來到寧侯府。
當唐典見到傳喚文書時,額頭青筋暴起:“馮釗連太后和輔政大臣的面子都不給?非要拿我?”
唐典站起身,將傳喚文書重重摔到地上:“我是唐氏長老,想拿我,他還沒那個資格!”
唐典指著眾吏道:“你們回去告訴馮釗,要想讓我上堂,就讓他派一位親王來請我!”
按照《天平之盟》,大理寺還真就沒有資格審唐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