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御和張雲龍默契地認為,這是賢王的意思,否則趙權小兒不會如此有底氣。
要說賢王老爺子看人還是挺準,他選的接班人不會太差,最起碼心懷勇氣,不是孬種。
之前選出那個人品不堪的趙源,只是無奈之舉,而且趙源並沒有完全掌握大權,畢竟財權握在薛仁手中。本以為讓趙源過渡,待趙權長大,再把大權交給趙權。可趙源那廝實在不堪,當上六師統帥,迅速膨脹,沒過幾天把自己作死了。
金鑾殿上確定基本方針,玄甲軍正面剿匪,唐氏在一旁等待策應。其實趙權暗藏心機,他不主動邀請唐家參戰,只等著把匪軍趕往西邊。等匪軍去了蘭州地界,唐家被迫參戰,到那時就不用給唐家錢。
趙權的心機沒能躲過蘇御和張雲龍,可當時他們以為是賢王的意思,所以就沒說話。
隨後他們趕往賢王府,見老爺子。
賢王說,我不知道這件事,趙權說的話,就是他自己的主意。
蘇御與張雲龍再次對視,隨即徵求老爺子意見,若覺得趙權不行,趕緊換人。
賢王輕捋鬍鬚,想了想,道:“權兒雖然年輕,但心性倒也成熟。”頓了一下,又道:“人總是要鍛鍊的嘛。”
既然賢王這樣說,二人便不再多言,隨後賢王召喚幾位老將軍進府,讓他們協助趙權剿匪,再次選定呼延郃,任命他為剿匪副都督。
潞城一戰時,老將軍就把王孫趙耕的命給弄丟了,很是愧對賢王,如今又讓他陪伴王孫出征,老將軍心中敲鼓,面露難色,猶猶豫豫,沒能痛快領命。
賢王一皺眉頭:“儁乂向來爽快,今日緣何如此?”
呼延郃拱手道:“賢王命令,臣不敢不從,就是讓臣去死,也毫不猶豫,只是……”
“呵呵,不必說啦。”賢王擺了擺手道:“我知你顧慮,不就是因為趙耕的事嘛。那是他的命,與你無關。這次協助趙權出征,汝等傳授他戰爭經驗,這便是你們的任務。其他事,無需多慮。”
……
最近幾日秦王很忙,首要任務是幫助趙權籌集錢糧。趙權能把六個師帶去打仗,已不易。其它事,當叔叔的自然要多分擔一些。
糧食要多準備一些,除了供給部隊,還要考慮災民。這些天,花錢花到肉疼。以韓氏財閥為首的糧米商會,倒是大賺一筆。
對於作戰,秦王不是很擔心,看趙權手下有趙鏘留下的整編騎兵第七師,那就是他的王牌師。再有幾位老將軍協助,六萬正規軍打三萬土匪,應該不成問題。
唐氏也是糧米商會成員,雖然唐氏走的量不大,但根據商會相關條款,獲得不少分紅,因此大賺一筆,看唐靈兒這兩天面帶笑容,心情好極。據說欠西門氏的錢,有望提前籌集完成。但別指望唐家提前還款,能準時還錢,已經是燒高香了。
“稟殿下,大帥(趙權)打算今日就走。”薛仁來見秦王,畢恭畢敬道。
秦王面無表情:“他是何意?不打算等莫州軍了?我看沒必要那麼著急嗎,不消十日,莫州軍就會趕來。”
“這……,卑職不敢揣測大帥之意,他就是這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