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門閥贅婿> 第一零二四章 秦王認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零二四章 秦王認為 (2 / 3)

曾有人說:世界就是個婊子,只向成功者展現微笑。

可當成功者突然有一天不行了,婊子們就會翻臉。

可以這樣說,人越多,越是烏合之眾唱主角,感情也越淡薄冷漠。有正義感的人會被淹沒其中,最終體現出來的是一潭渾水。所以當一個弱女子被欺凌的時候,不要向一群人求救,而是衝其中一個人喊話,反而成功率更高。

真正精妙的計策,往往只是一個人或一小撮人的計策。什麼事都想群策群力,最終的結果往往是一團糟。人人都站起來說兩句,即便每個人都說得精彩絕倫,繪聲繪色,而且廣泛真理,可最後發現,不能為我所用,也只能望議興嘆。

有些人很喜歡在說話時增加一些“名言”“金句”,似乎這樣就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觀點堅不可摧。

譬如許洛塵經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能齊家,焉能治國?”

聽起來都是氣勢恢宏,慷慨激昂,廣泛正確。可是他說的這些“前因”與“後果”之間,存在必然聯絡嗎?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觀其一生,光輝燦爛,政績卓著,可就是他這樣一個人,被獨孤皇后氣得滿山跑。楊堅已掃天下,可曾齊家?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觀其一生,跌宕起伏,深謀多算,富有遠見,可這樣一個人,還在皇位上,就見兒子們手足相殘,而他也被逼退位。天下已掃,李淵可曾齊家?

千古一帝秦始皇,其人一生輝煌,無需筆墨渲染,他的能耐,已經超過“治國”這個概念,達到“滅群”的強悍程度。可他母親給他找了多少個後爹?這樣一個奠定大一統格局的偉大人物,他齊家了嗎?

康熙皇帝平三藩,統*島,挫俄熊,三徵噶爾丹,標榜仁政,號稱明君,不也是出現九子奪嫡的慘烈局面?

所以,那些金句也就是聽一聽,別太認真。雖然聽起來很鼓舞人心,其實只是在調動情緒,並非蘊藏深刻道理。而有些頗具時代烙印的金句,在當時看來是絕對正確的,可又能熬得住幾個春秋?

當然,以上都是蘇御的觀點。他的觀點,從來都不是絕對正確的,但他就是這樣認為的。碰見志同道合之人,促膝長談。碰到話不投機者,諱莫如深,不多一言。

“所以,治國的本質是治人,治人分虛實。讓百姓吃飽飯,就是實;可如今大旱,要吃不飽了,那就要務虛。這時候我們就要創造金句,創造說法,引導民眾情緒。許洛塵啊,以後要辛苦你啦。搞好宣傳工作。”

面對這次旱情,蘇御要大搞輿論,讓百姓提前控制飲食,稱之為“節食計劃”。雖然這樣會餓一點,但總比徹底斷糧強。讓百姓給官府騰出時間排程糧食。

排程糧食的關鍵不是運輸,而是監督。

無論朝廷下達如何嚴厲的懲罰令,一定還會有人貪。這次蘇御打算抓幾個典型,斬立決,昭告天下,這樣能起到一定震懾作用。更關鍵的是,要讓百姓出氣。只要百姓心中沒氣,即便餓一點,也不會變成暴民。

……

秦王回家,獨坐小西樓,伏案書寫著什麼,頗為認真。

此狀是唐王妃最喜歡的,她覺得男人就應該忙碌起來,比她還要忙才行。然而她從來沒意識到,她的過度操勞,會讓自己少活多少年的問題。或許還是因為年輕,不覺得身體會累垮。

就好像此時的完顏清,昨天小傢伙還對蘇御說,感覺自己是不會死的,能活好久好久,還讓秦王哥哥陪她一起活很久很久,約定好誰也不許死。蘇御很嚴肅地答應了她。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