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感到了恐懼。
但突然一個拿著鐵棍的臨時工漢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別亂說話!咱們現在不是清兵,咱們現在幫中聯邦做事,
只要你們途中不犯事,不給咱們增添麻煩,平平安安到達廣州,咱們什麼事都不會管,清楚了沒有?!”
他凶神惡煞的模樣。
可是把許多人嚇傻了。
阮為民見狀不由地皺起眉頭,之後他才過來安撫民眾,承諾說如今不再是清朝的兵,所以不會做出打架勒索的事情。
並且跟他們再三保證,要是這些清兵俘虜敢做出大膽的事情,他們就會被人抓去坐牢,甚至是一大堆懲罰。
這才使得難民眾人安定下來。
隨後便跟著他們一同前往廣州。
此時道路漫漫,護送兩千名難民,至少動用了三百名清兵俘虜,之後再配備六十人的光復軍士兵。
這些清兵俘虜手中不得拿武器,他們手中也只有一根鐵棍,負責防止意外發生。
光復軍士兵則全副武裝,除了扛著的槍子,每人人手一把燧發手槍,手雷。
而清兵俘虜們也有一個額外的任務,他們身上揹著大量的乾糧,甚至會拉著好幾輛牛車。
額外給這些難民提供食物。
但每個難民的配額非常少,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如果在途中遇到中轉站,便能飽餐一頓,要是遇不到,只能在荒山野嶺之中打獵。
要不然每日只一點稀粥。
如此大規模地轉移難民行動,是移民局經過多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有相對一套成熟的做法。
阮為民並沒有跟著第一批。
而是在插領關等待,過了半個月之後,走得差不多了,再稍稍等待幾日,組成了一個更大規模的隊伍。
大約四千人的難民隊,阮為民才跟著這支隊伍南下,護送人員,則由原來的三百名清兵俘虜變成了五百名。
光復軍士兵也由原來的六十人變成了九十人。
王引之同樣隨著這支隊伍南下。
只是看著這麼多人,不由得感嘆了好一會:“要是戰爭結束,咱們就有多餘的船運輸這些難民,可如今局面,只能靠腳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