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為民帶著這種疑惑,就開始隨著隊伍一直南下。
在他看來,雖然中聯邦抄了許多滿清貪官的家,拿了大量的資金用於修建道路,不過要是所有統治的地方,全都用上了水泥路,這價格,基本上可以買下整個大清。
畢竟水泥大清也有。
只是價格太過昂貴了,首先要使用牡蠣的殼,也就是生蠔殼,之後再用炭火焚燬,燒成灰燼之後,那一點點的灰渣便是有用之物。
它價格就體現在,牡蠣殼這種東西,只有在海邊才擁有,而運輸到內陸就要花費不少的金錢,之後再用炭火燒烤,這又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所以尋常人家根本不使用。
而如今他看到了廣東,人家大規模使用這種燒出來的石灰,修建道路,簡直奢侈到極點。
就連民間用的,雞蛋液加一些草木灰混合而成的粘土,價格也不及其四成。
王引之以前還有他這般的心思。
現在只覺得是小家子氣而已。
這種東西看起來價格高,但進入工廠之後就發現,如果所有的事情工業化之後,這昂貴的東西也會非常廉價。
而且使用上的水泥粉,並非用牡蠣殼燒製而成的,而是在荒山野嶺中開採的石灰石或者石灰岩這種礦物,進行鍛燒煉制而成的。
他們每路過一個城池,就能發現這種硬路相互連線,甚至連縣城都連線到了。
而道路上滿是行走的百姓。
還能看到不少的馬車在上面行走,也能看見不斷冒煙的蒸汽卡車,在道路上快速行走。
它滿載著貨物,速度卻沒有絲毫地減弱。
比在江西看到的蒸汽卡車,還要快上一倍不止,這都是水泥地帶來的好處。
阮為民突然有些明白,為何要修建這種硬路,就是為了方便運輸物資。
“這也難怪清軍會敗得如此慘,有這些玩意運糧,行軍打仗,也能快上不少。”
他曾經帶過清兵,深有體會。
軍隊其實能夠日行百里,打別人一個措手不及,但現在人數上來了,那麼就不得不考慮輜重。
如果一個軍隊的輜重被毀,那麼基本上就完蛋了,沒有人願意打仗。
所以清兵的行動十分地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