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庭湖,在19世紀中葉前期,可是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
十九世紀中葉,洞庭湖開始由盛轉衰,進入有史記載以來演變最為劇烈的階段。
從6000平方公里的浩瀚大湖,萎縮到20世紀2691平方公里的湖面,就是在這一百多年時間內發生的。
其主要原因就是人為和政策的因素,咸豐、同治年間消極的治水政策。
洞庭湖從原來的兩江口,變成了四江口,湖內水流的混亂,導致大量的泥沙淤積,洞庭湖灘塗不斷地擴大。
但在18世紀末。
也就是今日的這一時期,洞庭湖的面積可是近代以來的三倍。
一望無際的大湖上,能夠見到大大小小的船隻停靠在此地。
嶽州府此刻已經被東海軍佔領了。
關文星站在牆頭上,望著這浩瀚無垠的洞庭湖,“這裡的湖面足夠寬,能夠容納大量的船隻。”
“咱們順著湘江南上,就能直達長沙府,只要把湖南巡撫給抓住,湖南的戰役就能結束。”
飛文峰此刻站在一旁說道。
關文星點點頭,但他又扭過頭看著城內:“咱們如今的任務是將嶽州府給守住,籠絡民心。”
上面暫時給下來的命令就是:
把嶽州城佔領並且穩固,建立重要的洞庭湖根據地,等後續的大部隊過來。
此時的大軍有秩序地進入大湖內,大量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嶽州府,士兵也從上面下來了。
嶽州府內大量的兵營都已成為了兵器的存放處。
街道上的百姓能看到,十幾個手無寸鐵的清兵,被人驅趕到遠處,身後跟著好幾名拿著槍的東海軍士兵。
許多人都好奇地瞧著。
“清軍戰敗了?”
“這真是天大的好訊息,咱們再也不用受大清的壓迫了。”
“誰說不是,咱們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要不然老子都想南逃了。”
許多百姓看到這樣的畫面,不由得欣喜若狂,他們都盼望中聯邦能夠過來。
畢竟這些年來中聯邦的宣傳工作並沒有落下。
均田地的口號深入人心。
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莫過於湖南巡撫乾的那些齷齪事,比如大量收稅,而且還種植鴉片,販賣鴉片等等。
搞得整個社會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