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一個標準令大家都滿意,還出謀劃策,比如蒐集較為通用以及出名的醫學書籍,作為重要的標準指導課本。
其他醫學書籍,則成為重要的參考研究物件。
王錫琛還大膽建議在醫學院,設立其他微型學科,專門研究細胞人體構造。
畢竟他是最早接觸顯微鏡。
對於血液下的世界有了不同的改觀,特別是宜蘭發明現了青黴素,對於其他菌群也開始了立項研究。
隨後討論的關於醫學院的福利問題,每個名醫最少要帶幾個徒弟,防止醫術斷層。
並且為了保證自己的醫術不會被剽竊,以先到先得為原則,將自己的醫術貢獻出來,就能夠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保護智慧財產權。
諸葛和顏則是提出關於中藥問題。
如今的中藥大多都是深山裡面,開採難度大,而且價格比較高昂,導致普通百姓的治療費用增加。
那就劃定一個區域,專門負責野生藥材的恢復。
使用輪耕的方式,每塊區域採集完之後,都要讓這塊區域養生休息,保證藥材的充足供應。
鄭軒這時候想到什麼:“我們可以透過耕種的方式,讓藥材人工種植,比如金銀花,何首烏,
這類藥材讓百姓種植,不僅能夠增加百姓們的收入,也能降低中藥材成本,最後造福的還是百姓自己。”
鄭軒話音剛落。
有人皺眉,有人沉思,有人搖頭晃腦,也有人不斷點頭。
人工種植有好處也有壞處。
種植出來的中藥藥性弱,而且還會損害某一些人的利益,比如人工中藥會擠佔野生中藥的市場份額。
說不定會讓全天下的醫館都沒有生意可做。
這損害的利益可就大了。
鄭軒這時候露出微笑:“當然並不是全面推廣,咱們就先拿廣州府做試驗區,如果效果不錯,
接著繼續推廣,如果不行的話,那麼咱們就撤銷,不再試驗其他方法,這如今是中蘭未來的工作方向之一。”
這個回答才算令眾人滿意。
有知識的人,都有一些小心思。
鄭軒非常能理解,只能照顧百姓的同時,兼顧這些人的利益,要不然即便趕鴨子上架,他們也會有所保留,甚至使絆子。
大夫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