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本地的百姓耕作學習得蠻快,已經開墾出3000畝地,全都種上了土豆,到豐收之際,應該能有5000人的口糧。”
他們倆一邊走著,一邊觀察外面。
哈拉城是最早歸化中蘭的。
所以開發以及發展是最快的,原本哈拉當地居民與漁業為主,就是野蠻人的模樣。
如今大量的技術帶過來了。
比如耕種,透過這一兩年來的開發,開墾出了八千多畝地。
挨家挨戶都能分得大量的土地來耕種糧食,而他們帶過來的不僅有土豆,還有玉米,小麥,花生,大豆。
夏季的時候人們就來耕種,到了秋冬季節,只是上山打獵或者當漁民。
所以如今他們不用過上飢餓挨凍的日子。
糧食每年都在增加,人口也隨之增加。
如今出了營地,到處都是結結實實的木房子,整整齊齊地排列開來,這裡是一座巨大的村莊。
能看到不少的當地居民,牽著驢車緩慢地走動。
輪子上都沾滿了大量的泥土。
海邊瞧見木棧道,能看到好幾艘漁船不斷靠岸,將一桶桶新鮮的魚搬運下來。
如今的哈拉,有了中蘭技術加持之後,做什麼都特別輕鬆。
耕地的時候有更加堅硬耐用的耕具,而他們出海捕魚的時候,也使用上了小型的三角帆船。
在海里面能夠大量捕撈魚類。
而不像蠻荒時期,只能拿著長矛去海里面捅魚。
“我們這裡增加了多少人?”楊世昌瞧著越來越大的哈拉,好奇問道。
金大河思索了片刻,“最近陸陸續續有不少的部落加入進來,估計如今整個哈拉土著超過一萬人。”
人口上了一萬基本可以建城。
隨著哈拉食物的增加,吸引著許多部落的加入,當然也有一些帶著武器的部落。
想要征服此地。
當他們舉著長矛就要進攻的時候,就被駐紮在此地的光復軍用火器打投降了。
於是便融入到了哈拉。
之後經過時間的洗禮,他們就成為了中蘭國的公民。
楊世昌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