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山田太郎知道這裡要建一個學府的時候。
頓時愣住了。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說不定我們的行為感動了東海軍,然後他們把最好的學院移到此地。”
山田太郎興奮得跟自己的國主進行報告。
這可是一件不小的功德。
可他並不知道,這所學校適用於宣傳現代知識,做重要的輿論戰爭,為日後反帝反封建打下基礎。
東春奈東桃香在宜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
回來之後就成為了重點物件,並且還分配了一些工作,也就是在這所大學設立一個“新時代報社”。
新時代報社主營業務,日常發表報紙,論社,也經營一些書籍刊發,並且創辦一系列雜誌。
而紅姊不僅是學院的副院長,還是新時代報社主要負責人之一。
等到一項項政策釋出之後。
駐紮在長崎縣的崔浩然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管理那些遊女,要出了意外,我可擔不起責。”
但他又多了一項任務。
就是負責學院的監造工作。
東海軍只是充當一部分勞動力,更多的是當指揮,在日藩民間招來大量的勞動力,讓他們建設大學。
許多流民趨之若鶩。
因為給的工錢實在太高了,條件也比其他地方好許多。
而農工可是底層的百姓,他們沒有什麼經濟收入,所以爭先恐後地進入工地,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
不過他們很快發現,一個問題。
為什麼學院裡面的學生都是女子?
而且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遊女,不少是之前山田太郎招募給東海軍的女子,如今她們都成為了學生。
而且身上的服飾也不再是和服。
全都是青衿,也就是中華地區書生所穿的衣物,幾乎清一色漢服,更讓他們驚訝的是。
遊女讀書識字不在話下。
還給他們這些工人上起了培訓課,比如專門的工人掃盲課,傳授的都是中原地區的文字。
也給他們上一些文化知識課。
描述世界格局的大變化,什麼法蘭西民主革命,英國君主立憲制,俄羅斯農奴起義,亦或是蘭芳共和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