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想塞一點錢,給這些兵大爺,現在戰爭的時候,誰還敢賣糧?
而且現在的糧價也不斷地上漲,如果自己八成都被收購完了,就不能發一波國難財。
“各位軍大爺,行行好吧,我們本店的糧食並不多,賣給你們,我們就沒吃的了。”
那名士兵隊長直接拒絕,“別跟我們來這一套,這是上面的要求。”
隨後他拿出了一本冊子,直接翻開,找到了店鋪的名稱,“你們的糧食不多?這個月可是進了一百多擔,請問你一個人能吃下這麼多嗎?”
吳泰瞬間就愣住了。
他在將這些大米運進來的時候,是要在關口上登記的。
沒想到對方直接拿關口的賬本。
光復軍小隊長見他的表情,於是開口解釋道:“現在特殊時期,你也知道最近要打仗了,所以收購糧食不僅是為了保證城中的安全,還是保證你們的安全,
你且瞧瞧外面的大橋,成堆成堆的難民擠著,如果他們餓瘋了,直接對你們的店鋪打砸搶燒,到時候再多的糧你也沒用。”
“這……”吳泰有些尷尬了。
最後同意以往年市場批發價格,被拉走了幾十袋大米,只給他們留了半年的糧食。
城中處處發生這樣的情況。
大量計程車兵分成一支支小隊,到處收購這些糧食,之後統一劃分,給難民保障最低的糧食要求,讓他們有吃的就可以了。
城中也出現了招工的情況。
許多難民成為了臨時的工人,為“租借地”修建大量的防禦設施。
當然工錢就是伙食管飽管夠。
幾乎釋出一天時間,就招來了數千人難民。
但每日都有難民還是不斷地朝此地湧了過來。
而西山軍控制的峴港,每日都發生了小型的戰鬥,偶爾是炮擊,偶爾在城外喊殺不斷。
吳泰此時又在陽臺上。
如同看戲一般瞧著遠處的城池戰鬥。
如今的峴港面積可不小,自從有了租借地以後,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進入,並且原本的峴港也是重要的貿易港口。
類似於縮小版的廣州十三行。
“看來這場戰爭還要打很久。”
然後他又望了一下自己的街道下面,不少難民當街睡覺,因為人口太多的原因,光復軍調來的帳篷都不夠使用。
此時街道上不時有軍用馬車經過,上面運著大量的彈藥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