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戰艦隻在艦隊兩邊成為護衛,如今他們的代號“護衛艦”,而三級的戰列艦代號則為,“驅逐艦”。
更是指揮部的所在地。
這些規劃,方文之前在上面就已經聽過了,如今軍事化改革,船隻的型號也不再含糊。
分門別類,每一種戰艦都有對應著作戰的範圍,以及主要的作用。
就拿四級護衛艦來說,可是遠洋艦隊的重要護衛,一艘船50~60門炮,防止別國戰艦進攻,甚至反擊綽綽有餘。
三級驅逐艦,最高能達到80門炮,這在普通的船隊上已經屬於重型火力,可是重要的火力擔當。
它們還能夠配備好幾門36磅炮,射程和威力無與倫比,能夠對海岸進行炮轟作用。
至於二級戰列艦。
目前的宜蘭沒有進行生產。
也不打算建造這樣的戰列艦,如此巨大的戰艦,對於木質的材料需求較高,也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木料使得船殼變得更加堅硬。
所以消耗的木料是三級戰列艦將近兩倍,而且龐大的戰列艦行動緩慢,容易成為敵方戰艦的靶標,體積太大,極易受到攻擊。
雖說能攜帶大量的炮火,但被敵人擊沉,損失也會變得十分巨大。
鄭軒打算等鋼鐵船漸漸地完善,才採用鋼鐵來建造這樣的大船,冶煉礦石生產出來的材料,可比砍伐樹木來的容易,原因木料砍光了需要長時間生長,而鐵礦石往地裡挖就有。
一艘小小的二級戰艦,需要十幾座山頭的原始森林,一級戰列艦更不用說,上百公頃的森林直接被砍伐一空。
當年英國建造一艘一級戰艦,連橡木幼苗都不會放過。
差點使得大不列顛島成為光禿禿的島嶼。
鄭軒只是向大不列顛訂購了一艘一級戰列艦,不僅除了擺設之外還有學習最後的西方造船技術。
等到鋼鐵船技術完善。
東方的造船技術就能夠遙遙領先歐洲,這一重大的轉變,可以直接逆轉東方與西方的實力差距。
鄭軒也能更有底氣地與他們宣戰,剁掉他們伸向大清的手,更能夠解放他們佔領的殖民地,解救世界受苦受難的百姓們,並傳播東方文化。
經過兩日的航行。
到達翌日中午,艦隊又下達了新的指令,讓他們在船上吃好喝好。
再過半個時辰,就見到遠處有一座巨大的島嶼,如同陸地一般,用望遠鏡遠遠望去,能夠看到早上還有一處城池。
所有人一臉茫然,就連方文也都感到不解,“難道軍事演習要在有人的地方?”
他的疑問並沒有得到解答。
而是看著艦隊逐漸散開,他所在的艦隊緩緩的來到了島嶼的北部,隊員也都按捺不住,朝遠處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