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光復銀行支部。
一座剛剛建立的新式大樓,由最近流行的竹筋混凝土搭建而成,結合哥特式的建築風格,雜糅中式屋頂,弄成了一個四不像的建築。
但並不妨礙百姓對其投來欣賞的目光。
今日早晨剛剛開門,公告欄上就掛上這則訊息。就連大清統治時期的衙門,如今福州府政務廳的告示欄上,都刊登了關於債券的訊息。
“這恐怕要發財了!”
突然一名懂字的人興奮起來。
其他好事之徒見到他興奮的模樣,也湊過來一起觀看。
隨著福州的掃文盲運動開始,還有報社遮遮掩掩的新文化運動,福州的識字率也開始上升。
十個人中總有兩三人能認得幾個字。
他們仔細的端詳公告欄上的訊息,許多不識字的人也都焦急地問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被人推推撞撞中,才有人開始解釋道:“福州最近要發行二百萬兩白銀的戰爭債券。”
“戰爭債券?這是要打哪裡呀。”
眾人也都疑惑。
議論聲也此起彼伏,債券這種東西並不難接受,因為福州早之前就已經推行過大福商行股票制度。
不少商人富裕人家,以及剛從地主老爺轉變成商人的富人,也都認購了一些股份。
如今他們憑藉這些股份,每年都能獲得不少的分紅。
這讓本地福州城許多人都流露出羨慕的眼光,他們也想錢生錢,拿一份股票,未來就不愁沒錢了,如同精神地主。
如今股票交易也逐漸在坊間興盛起來。
面對眾人的疑惑,那人也是淡淡地回答:“那還用問?當然是打的東瀛。”
“真的要打他們了?”許多百姓流露出欣喜的目光,興奮地與他人討論。
“真他孃的!就該打小倭寇,那些都是窮兇極惡之人,天天在沿岸燒殺搶掠。”
“就是!若是打倭寇,老子第一個捐錢!”
在場的眾人義憤填膺,他們對日藩都抱著仇恨的態度。
畢竟從明朝開始,福建沿岸經常遭受倭寇的襲擾,所以就有戚繼光剿倭戰爭,並給福州留下了大量的傳統美食。
鼎邊糊是在那一時期誕生的。
到了清朝,偶爾也會有倭寇上岸,洗劫村子,但當地的官員不作為,加上官吏害怕這些倭寇,使得每次遭殃的都是百姓。
而清朝的水師遠遠不如明朝的水師。
加上圍剿倭寇的官員,表面功夫做得十分漂亮,把皇上糊弄得十分開心,實際上大量的軍餉都倒入自己的口袋中。
剿匪工作也不過是走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