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議論聲,每日都在宜蘭響起。
百姓們談之色變。
越是害怕日藩,幕府。
不光是興華報社,其他的地方報社也都紛紛刊登這則訊息。
很快訊息從臺灣省,傳入到福建,廣東等其他省份,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百姓,表露出十分擔憂的神情。
因為當年,許多人就是吃了倭寇的苦。
如今沿岸可是有不少的倖存者,都是在倭寇的刀下逃得一命,活到現在,而他們可是口口相傳的活歷史,只要稍微描述一下當年的事情,眾人也都身臨其境。
很快沿岸的百姓,以及臺灣省的百姓都開始義憤填膺,從恐懼慢慢變成憤恨,之後揚言一定要將三島國民給消滅掉。
更是有人建議,為了長治久安。
這國家也不必留。
此時鄭軒悠閒地在政務廳,抽著煙,朝著各地上報的軍力報告,以及武器裝備數量等等。
他的宣傳攻勢做得非常成功。
這一招是跟後世的日本學的,當年他們就是這般對付中華。
所以鄭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首先要對一個國家發動大規模戰爭,就必須透過宣傳力量,將百姓們全部凝聚在一起。
正所謂上下一心。
唐藏這時候走了進來,手上拿了一份報紙,“宣傳效果出奇地好,坊間百姓都吵鬧起來,如今人心惶惶,所有人恨不得打倒幕府,吊死天皇。”
他再一次領略到宣傳的力量。
只用幾家報社,就可以煽動大量的百姓,這種輿論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唐藏現在明白,為什麼鄭軒報社一定要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它幾乎就等於民心,也等於著統治力。
“準備開戰了嗎?”他接著問道。
鄭軒露出了一個詭異的笑容,之後將香菸熄滅,“這種時候先醞釀一下,先為期三個月的備戰,
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鄭軒故作神秘道。
他其實有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這個做法便是“戰爭債券”,當年美國德國玩過這一套,日本更是將這一套發揮得淋漓盡致,直接用於對賭國運。
所以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