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碼頭沒有蒸汽機,如何變得繁華?就連軍卒所使用的兵器,也都有工匠一手一腳打造出來,
你們去看看大清,他們眼中所不屑的奇技淫巧,將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毫無反抗之力。請問要是你們,你們辦得到這一點嗎?”
林希五出使歐洲之後。
自己的觀念都有了很大的轉變。
當年以為飽讀聖賢之書,就能使天下太平,人間繁榮。
但見過歐洲的那群人,不斷用大型機器建造槍炮,每年都有十幾艘大型戰船下水。
在全世界燒殺搶掠,他們有跟你講什麼聖賢之道嗎?
而能夠支撐他們如此大規模殖民海外活動,大規模斂財,都是依靠著背後的工匠,將大量的技術用於戰爭運輸。
商人更是不得了,由商人組成的大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殖民的土地加起來比整個大清都要巨大。
歐洲不缺乏這樣的商人。
所以林希五明白上面的想法,建這些技術大學,十分有必要。
歐洲不斷更新技術,不斷使用最厲害的槍炮戰船。
若哪一天東方也跟不上了,遲早就會成為他們瓜分的物件,到時候跟他們講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
林希五最後總結道:“你們如此暴怒,憎恨,不過是因為這些學府損害了你們的利益罷了,
更是讓你們不知所措,讀了這麼多年書,卻發現人家重視工人,若是當年的我或許會如你們一樣,但今日不同往日,
時代也變了,你們可以多看看‘海外志’,街角的書館就有不少,睜眼看世界,思想別停留在天朝上國,
那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世界大著呢,厲害之人大有人在。”
林希五說完之後。
也就讓兩人一起離開了。
被這樣的憤青搞得,他們沒心情吃飯。
此類事情不在少數,不少讀書人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學院居然學的是奇技淫巧。
有辱斯文。
他們認為新的國家不重視儒學教育,會使整個國家的社會風氣走向墮落。
倒是百姓看得開。
他們可沒有這些書生那般嬌氣。
鄭軒回到福州之後,就見到不少的抗議書,希望撤銷學院的建造,倒不如將這些錢投入到儒學府中。
“這些全都拿去燒了,一個個以為地球沒有他們就不會轉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