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就是放棄瓦倫以上的地方。
蘇和泰嘆息一聲,解釋道:“我們沒有這麼多兵力,無論是財力兵力,都不足以讓我們打這一場戰,
現在如此做法,只是先抵擋賊人的進攻,剩下的上奏摺,讓皇上來定奪。”
蘇和泰不會打這樣一場仗。
大清王朝幾乎將重心南下,他們眼中就只有江南的富庶地帶,而北方的苦寒之間收益不大,屁事又多。
雖然設定一個吉林將軍。
實際上兵力並沒有多少。
也就是八旗兵在此地的數量比綠營兵多一些,但也比綠營兵更廢。
隨後蘇和泰書信給吉林將軍,還有一份是直接上奏朝廷。
此時的永琰早已經登基為王,年號“嘉慶”,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東北的局勢日益複雜,交由皇帝處理這還差不多。
於是三姓副都統轄區。
信使快馬加鞭,先是來到吉林將軍所在之地吉林烏拉。
吉林將軍衙署大堂裡面的官員,當接到這樣的訊息之後,也是大驚失色,怎麼都沒想到戰火居然在北方給點燃。
又八百里加急。
連同之前蘇和泰上奏朝廷的奏摺一同發往京城,這樣折騰來來回回一個月後。
嘉慶皇帝才知道了這條訊息,他此刻不是震驚,而是不解,“好端端地在南方不待,居然跑到了北方,這夥前朝餘孽到底是如何想的?”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
南方原本打得好好的,現在突然開著船來到北方,開闢新的領地。
難道是嫌命長嗎?
還是說內部發生的叛亂?
漫長的輜重線是非常危險的,只要他將這條線剪斷,北方的賊人就會受到沉重的打擊。
但兵部尚書慶桂此刻臉色古怪。
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此事可大可小,大清原本就出自這白山黑水間,若任由賊人肆意妄為,恐怕大清多年來積蓄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