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因為戰爭的原因,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更多的人是失業,因為戰爭導致客戶減少,大量手工作坊停業,失業率進一步上升。
如今居然有人大規模招工。
連不少清兵也打算過去撈一點,因為這樣的工錢,比他們的軍餉還多。
許多精兵一年到頭,一個月的銀子也不過是七八百文,如今在工地上幹十天活,就頂上了他們一個月的軍餉。
很快劉三德府邸面前,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人數約數百。
卓文漢叼著狗尾巴草,一副老大爺的狗腿子般,在門前桌子抖著腳,拿著筆塗塗畫畫。
其他等待工作的百姓,在此地排隊畫押。
不到兩天時間,劉三德就招募了五六百人的工程隊。
隨後他們拿上工具,浩浩蕩蕩地幹活,先是領地上的水利設施建設,大量的人都在挖溝渠。
甚至不少人被派到修建堤壩。
這可是長江流域,洪水氾濫時有發生,所以大清在立國之初就設立了河道總督,專門負責新修堤壩,防止河流泛濫。
但這河道總督可是一個肥差。
每年大清都會有數百萬兩的銀子撥下,其中不到兩成用於修建堤壩,其他的都進了官老爺的口袋子。
所以在大清會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
朝廷每年派銀子下來修建堤壩,而每年江南地區一到雨季又會河水氾濫。
造成大量的百姓流離失所。
錢派得越多,河水氾濫得越兇猛。
河道總督經常更換,也經常牢獄之災,但還是有大量的官員爭先恐後。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這河道總督面前,簡直就是侮辱人家,只有白痴才三年撈得十萬兩。
人家河道總督,大抵也是百萬兩起步。
所以如今的長江流域,堤壩一副破破爛爛,最新的堤壩始建於乾隆前期,如今都已經經歷過半個世紀了。
劉三德可不想洪水氾濫,將自己辛辛苦苦收購回來的田地衝毀,到時候百姓顆粒無收,那又是一場巨大的天災。
幾天之後工程隊伍也越來越大。
不僅僅修建水渠堤壩,還修路架橋,以府邸為中心,向周圍的村莊,小鎮縣城都修建大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