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五此刻也在一旁介紹起來,“這個卡車工廠,要是材料充足的情況下,每個月能夠下線二十輛。”
這樣的產能他認為非常多了。
但鄭軒還是有所不滿,“二十輛有些少了些,你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提高它的工藝,加速生產速度,
如今前方消耗大,所需要的物資也就更多一些,這些蒸汽卡車是重點,要是供給不上,以後戰爭就顯得十分頹勢。”
他覺得至少每個月產量都要多達上百輛,如此一來才能足夠軍隊的使用。
未來的戰爭可是集團軍作戰,若是車輛跟不上,根本無法做到快速行軍,以及大規模行軍。
鄭軒只能把三叔叫過來。
三叔不僅是宜蘭鋼鐵廠的主要負責人,更重要的是他有技術,經過這麼多年的打鐵,經驗十分老道。
這個年代技術根本不靠知識水平。
只要有熟練的技能,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就能創造出大量的發明。
於是三叔不情不願地被請了過來。
看著簡陋的廠房,就開始抱怨起來,“這副模樣生產的卡車能用嗎?”
“所以不是把你請了過來嗎?”鄭軒說道。
三叔依舊有些不滿,“真是的,這種東西叫我徒弟過來就好了,我這把老骨頭,遲早被你指揮得快散架。”
他罵罵咧咧地開始了廠房的大改造。
並徵用兩三百畝的土地。
對於他來說,建造卡車最重要的是建立流水線,各種模具將卡車的零部件生產出來,全都統一規格。
工人們的工作只是為了組裝。
一切都要按照標準生產。
三叔曾經也是用手打,但如今有了蒸汽機水輪機,這些非人力的動力機器,就能快速地將鋼鐵成型,變成一堆堆零件。
他還從宜蘭的鋼鐵廠訂購了大量的機床,模具,隨後全都送了過來。
再讓李五用本地鋼鐵開始生產大量的零部件,送到旁邊的組裝廠。
組裝廠也使用流水線作業,十個工人為一組,一組負責一輛卡車的生產。
半個月之後。
蒸汽卡車廠區擴大了一倍。
工人們的效率也提高了,卡車的生產速度比以前快上一些,一個月至少能有40輛。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