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嘖嘖感嘆一句,“這些所謂的文學家,真是斯文敗類…不過,我喜歡……”
看著鄭明凱猥瑣的笑容。
露娜內心也有一絲髮毛,感覺這傢伙怪可怕的。
…
而在另一邊,王引之與阮元此時早已經驚訝得合不攏嘴。
就連一同觀看的林賓日與林希五,也是同樣的表情,如同鄉野農夫沒有看過大城市的場面。
他們來到了倫敦的郊區。
此時大量的工廠都在此地聚集。
每一間最大的廠房,都有數十臺蒸汽機不斷地轉動,牽引著大量的紡織車,一排排的棉繩很快被製作出來。
之後再送往另一個車間,大量的女工在機器的幫助下,生產出成批次的棉布。
一個工廠的生產效率,可要比大清一個省生產出來的效率還要高上不少。
“這可真是奇蹟。”阮元最後忍不住讚歎道。
大清,一匹棉布可需要好幾個女工,數十道工序,好幾日時間才能製作完成。
而在這工廠只需要短短的半個時辰,所需要的勞動力少,一兩個女工就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
王引之也震驚這樣的規模。
這種大型的蒸汽機讓他感到恐懼,只需要燒煤,提供的動力完全超過畜力以及人力。
他現在知道,為何夷人有這麼多商品需要販賣。
若是這樣的東西引進到大清,這江南大部分手工業者,都要面臨破產,大量的失業,大量的流氓。
但不進步的話,就會被人遠遠超過。
特別是幾人見識過英國人的造船技術,以及製作燧發槍,大炮的工藝流程。
都快震驚得說不出話了。
“幸好這蠻夷並非大清邊國,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阮元無奈地說道。
單單是燧發槍的一條流水線。
每日都能生產上百支,而大清的工匠連日趕工,也不過每人幾天一支而已。
大炮更不用說了,此地一條生產線三天一門。
一個工廠十幾條生產線,上百個工人標準的生產模式,這比一個月下來就有好上百門大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