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驚訝於英國已經將城市供水系統實現到民房之中,每個奢華的房間都有盥洗室,而裡面清一色鐵製水龍頭。
現在宜蘭城市供水系統只是供應學院以及工業區。
並且,在建設的時候招來不少的反對聲。
若與倫敦比起來相差甚遠。
再看看玻璃窗戶,和窗外的街區。突然發覺宜蘭使用玻璃窗數量與此地看起來,相差甚遠。
雖然質量上乘,但數量遠遠不夠。
瞧這窗外高聳林立的建築,沒有低於三層樓高度的,一棟維多利亞風格建築幾乎能夠居住下七八戶人,且並不顯得擁擠。
再對比大清城池,簡直就是落後貧窮的地方。
等到夜色入戶。
街道上家家戶戶都在外面點起了蠟燭或者油燈,整個街道看起來非常明亮。
這樣奢侈的畫面也讓大清其他人員感到詫異。
“難道家家戶戶都能富裕到,將蠟燭油燈當成路燈?”
他並不知道,15世紀的時候英國倫敦就頒佈了路燈的法令,要求每家每戶必須掛有一個路燈。
驚訝總歸驚訝。
唐藏完成使團的工作,接待一些客人,便早早的休息了,養足體力。
而在另一邊。
關文星倒是沒有糾結倫敦的景色,小心翼翼,輕手輕腳的。
趁著夜色光明正大地下樓去了,帶上翻譯通鄭明凱,以及王引之,魯玉成,等幾個志同道合之人。
然後打著領略當地“異域風情”“人文地理”旗號計劃行事。
但他們鬼鬼祟祟的樣子,還是引來了巡邏的紅衣兵。
“你們這是在做什麼事情?”
一名紅衣兵上前盤問。
在昏暗的燈下,鑑別之後才發現了這群人清一色的黃種人面孔,出於好奇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