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還要不要吃?”
“吃!當然要吃,吃就對了,即便死了,老子也不枉這一遭。”
“也是,寧願做一個飽死鬼,也不做一個餓死鬼。”
兩人小聲決定之後,手腳麻利地吃了起來,囫圇吞棗,深怕自己的食物被人搶走。
不多時。
鄭軒過來看的時候。
就發現兩人一邊吃一邊流著眼淚,嘴巴咀嚼著,卻不願吞到肚子裡,登時就感到奇怪。
“好吃也不至於哭成這樣吧?難道這種有催淚的效果。”
他還以為湯麵裡面加了催淚瓦斯,或是滿是燻人的大蒜,但望了一下湯底,“連辣椒都沒放,那他們哭什麼呀?”
此時兩人不知道有人在偷偷窺視他們。
他們眼淚並非“催淚瓦斯”或是大蒜弄出來,而是被感動哭了。
他們這輩子可沒有吃過如此好吃的食物,甚至幻想皇帝老爺子的伙食就是這樣。
這些美味足以讓他們死而無憾。
感覺叛徒並非什麼難事,畢竟清軍營地的伙食與這裡比起來,一個是地獄,一個是天堂。
就在兩名清兵想著“跳槽”的時候。
一吃完湯麵就被趕出了光復軍的陣地。
他們有喜有悲,“喜”是終於離開賊人陣地,“悲”是離開賊人陣地無法再吃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不過在離開之時,鄭軒還是贈予了一些軍糧。
當然,鄭軒是打著“人道主義”的名義贈予他們軍糧,並且告訴他們,“要與軍中之人分享”“大家都是同胞,不願看到綠營兵的慘狀”云云之類的話。
有意識無意識的暗示道,‘光復軍是一個大家庭,不管是什麼兵種,在糧食上一律平等。’
兩名清兵一陣感動,就差跪地磕頭感謝不殺之恩。
內心感嘆就連自己的親爹,也都沒有這般關心自己。
不時繼續落淚,並揚言要好好報答鄭軒“一口飯之恩”,說得天花亂墜,拿他們自己不知哪裡學來的半桶水辭藻一頓猛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