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眾人見到這一幕目瞪口呆。
蠟燭生產幾乎是標準的工業流水線生產模式,一盞茶的功夫就有上百隻蠟燭被生產出來。
接著有工人封裝到箱子內。
要是原材料不缺的話,這一座小小的工坊估計能夠有高達上萬支的產量。
“覺得怎麼樣?未來這些將投放到市場,以後不管是富裕之人,還是貧苦百姓都用得起這些蠟燭。”
鄭軒看著生產出來的蠟燭說道。
清朝時期,蠟燭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不管哪個朝代蠟燭都是稀缺物。
畢竟這一時期的蠟種都被動物油蠟,好一些的便是蜜蠟,但他們的原材料產量極低,價格居高不下。
一根普通蠟燭的價格就已經三四十文錢,並且燃燒的時候還會散發著動物燒皮的臭味。
可眼前的蠟燭燃燒並不會散發出這樣的味道,因為它使用的是植物油。
鄭暄妍指著另一些並未使用的油,“那其他油脂呢?”
“這是送去噶瑪蘭工坊用於生產香皂的,其他的是機油,少量的則投放到集市,給百姓們食用。”
鄭軒還沒有將他們的用處完全說出來。
這些棕櫚油還能充當煤油。
若是在石油缺乏的年代,確實是替代產品。
鄭軒只需要提前佈局,將這些產品的潛力挖掘出來,隨後一舉打入到大清這個市場,最後的願望便是佔領全世界的市場。
當然棕櫚油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成為機油最佳化機械的效能。
有了機油之後,蒸汽機便能迎來高光時刻,效率會得到極大地增加,而且煤炭消耗量也能大致減少。
反正鄭軒已經開始試驗了。
第一臺蒸汽火車使用上了棕櫚油,載重效能也比原來多了上百公斤。
此時鄭暄妍好奇地看向另外一個地方,那裡種植著未見過的植物,還有人在植物上插著鐵管,然後白色的汁液便流了下來。
“那裡是?”
鄭軒望了一眼回答道,“橡膠林。”
橡膠樹也是與棕櫚樹一同佈局,而且種植面積規模也差不多。
只是現在研究還在初級階段,能夠製作出來的化學物品數量並不多,也就只有軟管,以及一些簡單製作的材料。
大量的東西還尚在研發之中,目前還指望不上能有多大幫助。
…
鄭軒考察完油料產業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