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宿拿出瞭望遠鏡,在塹壕內部看著外面的情況,此時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清軍營地。
估計能有二三萬人。
這都是乾隆要求各地派兵的結果,匯聚著三四省的兵力,想要一舉拿下鷹潭鎮。
黃宿搖頭晃腦的無奈道:“乾隆老爺子可是高看了咱們,咱們也不過八千人,要不要這麼隆重呀?”
隨後他又扭過頭看向一旁的景四維,“聽說你在清軍營裡當過兵,有沒有遇到如此大陣仗的事情?”
“大人,你又在嘲笑我了,那時候的清軍可沒有遇到過你們這麼能打的軍隊。”
景四維淡淡地說道,看到密密麻麻的清兵營地,眉頭上多了幾條黑線。
這次可是一場硬仗。
所以他還是提醒道,“大人不可鬆懈,老實說,我可沒有遇到過這類情況,
當年福建鬧起義,鎮壓也不過五六千人清軍,而且沒有如此多的紅衣大炮。”
他言下之意就是清軍已經不再像以前那般無用了,至少在火器上更新換代。
只能說上面的乾隆老爺子對於火器這個不要,那個不要,卻身體非常誠懇,用得津津有味。
黃宿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這我當然知道,要是被清軍攻破此地,那麼咱們的仗也就白打了,遲早他們又會將失地搶回來。”
在兩人閒聊的時候。
楊世昌與錢石走了過來,“黃老兄,親臨現場觀戰,咋不叫上我呢?你這太不厚道了,想要一個人撈取功勞?”
“我可沒你想得如此齷齪,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兩人“寒暄”一番,接著才開始談正事。
楊世昌望著遠處的清軍陣地,“他們叫來的人也太多了吧,而且還有不少的軍隊正在趕來,應該不下四萬人,
而咱們的營地有將近三千多名新兵,也不知道情況會咋樣。”
雖然對面的清軍人數不斷增加,自己一方的人數也跟著一起增加,但是對面的可都是綠營老兵。
聽說還有不少是在湖北剿滅完百蓮教,而趕過來投入戰鬥的清兵。
湖廣總督畢沅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就解決掉了百蓮教,緣由無他,百蓮教實在不太耐打。
特別是清軍遭受過光復軍洗禮之後,對於火器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其他。
高層嘴上說著不要不要,但底下的清軍開始大規模裝備火銃,抬槍。
而百蓮教邪教起家,大多數還揹著刀,拿著槍,一副跟人拼命的架勢。
然後他們就遭受清軍密集的火器射擊,頓時輸得一塌糊塗。
若不是有一定的百姓基礎,能夠東躲西藏,並獲得了不少的輜重,說不定百蓮教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