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時周圍群眾像是看土鱉一樣看著他,最後一名幾歲大小孩子大聲道:“那…是…熱…氣…球!大叔。”
鄭一非常羞愧地笑了幾下,之後也不再多問。
熱氣球已經在宜蘭司空見慣,特別是宜蘭科學院經常拿熱氣球當風箏一樣放。
鄭軒並沒有理會鄭一,隨後拿出千里鏡望向遠處。
整整齊齊六輛馬車並排,大家都拉足馬力。
看到上面的人,鄭軒眼上立刻多了幾根黑線,三叔,李五,鄭明洪在場不算什麼新鮮事了,可是居然出現了十一二歲的小毛孩算什麼回事?
宜蘭科技已經落後到需要,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去支撐?
下一秒,不遠處突然響起了槍聲。
六輛蒸汽機馬車可是開大馬力,引擎也不斷加速,“噴次噴次”的聲音都快變成“砰砰砰”的響聲。
三叔的蒸汽馬車如同巨無霸一樣,一輛車就快霸佔了兩條道,但速度不快,不過三四十速度而已。
李五與鄭明洪所製造的蒸汽馬車中規中矩,速度都能保持在四五十速左右。
不過說起來怪異的是。
鄭明洪似乎將飛剪船那套技術運用在蒸汽馬車。飛剪船狹長的船身是為了減少海水的阻力,現在這個如同導彈一樣車頭是怎麼回事?
減少空氣阻力?
還是說準備製造超音速導彈?
首先也要將速度提上來,減少空氣阻力才會顯得有用,要不然只是一個沒有用處的擺設而已。
鄭軒望著奇形怪狀的蒸汽機車。
感嘆他們奇思妙想。
但讓鄭軒眼前一亮的是,那名小屁孩的蒸汽馬車,估計時速已經上了六十多,而且速度還不斷上升。
雖然看上去是兩人坐的蒸汽馬車。
可這輛車的塊頭並不小,車尾後部則是一箇中等大小的水箱,車頭只是圓柱形狹長的機蓋,估計能夠一兩噸重。
最終速度超過了80邁,這樣的蒸汽汽車,在這個時代可以算得上是頂尖。
與後世那種使用現代技術,速度超過225公里的蒸汽車完全不可比擬。
但鄭軒最滿意的是,這樣的蒸汽汽車外觀更像是一臺車,而不像一個巨大的“蒸汽機”。
並且小屁孩操作可比其他蒸汽汽車更加熟練,一下子就處於領頭羊的位置。
鄭軒讚歎連連,“是一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