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長壽在此地參觀好一回,又到了軍隊後勤保障部,弄來的一些物資,隨後便上了船。
鋼鐵艦在此地補給的煤炭以及淡水,便嗡的一聲,冒出了大量的水蒸氣,隨後緩緩開動。
它要進行環島航行,在試航的過程中順帶運貨運人,畢竟這艘大船若是一直空著,就顯得浪費。
鄭軒是一個摳門的傢伙,這載重將近800噸的大船,若是空手來到海南島,白白浪費了淡水以及煤炭。
所以他一定不會讓船空著。
而且如今的宜蘭,攤子鋪大了,對於運輸船的需求在與日俱增,所以這試航中的偽鋼鐵艦被當成運貨船,不足為奇。
弁長壽回到悶熱的船艙裡,隨後便一直埋頭苦幹,研究昌化縣的資料。
又過兩日。
船隊在沿著海南島岸邊停停走走,給各地的軍隊提供補給。
等到了昌化的英潮碼頭之後,弁長壽帶著昌化縣需要的補給下的船。
此時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縣城,若是把此城放在對岸,最多也就是小鎮,或是寨堡一樣的地方。
實在是小得無法想象,估計不超過四千戶人,弁長壽只有一個想法,這裡完全是窮鄉僻壤。
“我是席明達,昌化縣連隊的指導員。”一個眉清目秀的青年才俊走了過來,並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與弁長壽相比,他臉上還帶有一絲稚嫩,如同富裕人家的秀才,要不是短頭髮,倘若他冒充秀才,能騙過所有人。
弁長壽伸出粗黑的手,也同樣回敬。
隨後給他檢驗證件,確定無誤之後,弁長壽就正式接管了這昌化縣的連隊。
此時光復軍的標準依舊沒有改變,一個連大概三百多人。
其實每個縣應該駐紮營級,最為妥當。
但實際中海南島光復軍人數不到八千人,而海南島地廣人稀,縣城也是零零散散,每個縣只能分配一個連隊負責。
海南島並未完全被光復軍收入囊中,沿著海島的城池基本被佔領,但深入內陸,大山深處依舊藏著許多殘餘勢力。
這一塊就需要大量的官兵進行牽制,直到將他們完全消滅殆盡。
不過,雖然每個縣城的兵力少,佔有一定的自主權,那就是培養民兵組織,成為軍事的一部分,用於輔助光復軍。
若是民兵組織裡有出色的人員,可以補充到光復軍當中,讓整個海南島有造血功能。
而且有一項思慮的是,可以緩解就業壓力,特別像昌化縣此類靠近礦區的縣城,工人數量龐大。
在戰爭結束之後,礦區也停止了運轉,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大量的百姓失業,而民兵組織就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即便每個縣城只能有一個連隊的民兵組織,但幾百人的數量,依舊能夠大大緩解當地的就業壓力。
如果本地失業人口過於巨大,或是遭受山賊海盜襲擾嚴重,本地軍官有許可權繼續擴充兩個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