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願意教學的窮書生,每次進來都會問此類問題。
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並且許多書生不願教書,這小學沒教書先生,只能將那些識字的大家閨秀派到此地,算是體面的工作吧,
若是你女兒長大之後,不想寄人籬下,此地或許不錯歸宿。”
林賓日可沒有說話,只是看了鄭軒一眼。
因為說得沒錯,是人都害怕自己女兒嫁錯郎,使得她們受苦受累,甚至被家夫打罵,或是休妻。
若是被休妻,當女先生,養活自己不成問題。
不過奇怪就在於,希望自家女兒過得好。卻不願意其他女子當先生,總覺得傷風敗俗。
鄭軒見他沒有發言,繼續道:“教書先生薪酬不高不低,希望你別嫌棄,
這個學府只是將就一下,明年或許就要搬到旗城,那邊準備建一座更大的學府。”
旗城早已經被鄭軒規劃成其他建築。
這麼大片地方,除了軍營重新利用之外。
其他地方用於改建成學院,醫院,政府寫字大樓,還有一些工坊。
至於裡面的旗人,則被圈成一個小小的居民點。
畢竟這些土地,他們原本就得來不正,而且新朝新氣象,優待他們是不可能的,只能一視同仁。
“大人,這學府還不夠大嗎?”林賓日難以置信。
鄭軒直白回答,“太小了,全城可是有上萬蒙童,不能讓他們不讀書吧。”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且如此多的百姓教得過來嗎?”
“這句話當時時代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首先教育成本高昂,其次那些豪門世家借用這句話,維護自己的社會階層,我問你,你願意成為這句話裡的‘民’嗎?”
林賓日搖頭。
鄭軒點頭,“百姓也不想成為愚民,他們也和你一般,有追求知識的權利。”
他雖然覺得林賓日雖然有腐生的味道,但與其他書生不一樣的是,他腐得不夠徹底,從他的教育方式就已經超越許多人。
就在這時。
一個士兵走了進來,朝他行了一禮,“首長,蘭芳公司的代表過來了,您是否去接見一番?”